書寫為民新答卷 蘇式服務暖民心
從便利消費金融到深化金融保障,從打擊非法中介到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江蘇金融監管局以一套全方位、多層次的民生服務“組合拳”,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讓金融活水精準潤澤千企萬戶。
引金融活水,持續補給促消費。江蘇金融監管局聯合省財政廳推動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落地實施,對多領域消費及服務主體給予貼息支持,使其與“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形成合力,降低融資成本,激發消費潛力。推動保險行業持續提升風險保障能力,2025年上半年,江蘇人身保險公司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326.59億元,賠付87.24億元;“惠民保”業務承保1084.37萬人,長護險覆蓋6049.57萬人,大病保險協議承保6843.13萬人,多層次保障體系持續完善。宿遷金融監管分局開展“宿鑫行動”,推動銀行機構分層分類上門走訪問需,變“跑腿申貸”為“上門送貸”,走訪市場主體2萬戶次,授信293億元;建立金融服務民企“雙專員”機制,為59家商會協會配備金融服務專員超百名,對接企業500余戶,幫助獲得融資32億元,保險保障超50億元。鹽城金融監管分局指導鹽城農商銀行牽頭推出“紅鹽貸”,專項服務128個以烈士命名的紅色鎮村,為315戶企業、2.7萬戶個體工商戶和農戶提供授信支持97.5億元。
筑安全堤壩,嚴治亂象護民生。江蘇金融監管局強化牽頭統籌,持續完善“大消保”工作格局,牽頭建立轄區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強化部門協同與信息共享。開展金融領域非法中介亂象治理工作,組織線索摸排,開展風險提示。會同省公安廳開展金融領域“黑灰產”違法犯罪集群打擊行動,聚焦不法貸款中介、非法代理維權等重點,加強刑事打擊與行業監管的多元共治。通過線索摸排、數據建模,提升精準打擊力度,向公安機關移交線索數百條,全省公安機關立案數十起。同時推動機構加強內控與源頭治理,斬斷“黑灰產”利益輸送鏈條,維護金融秩序穩定。徐州金融監管分局聯動多部門,構建市級非法中介亂象治理協作機制。江蘇省保險行業協會發布《江蘇保險業打擊非法“代理退?!焙诨耶a典型案例匯編》,推動行業協同共治。
增保障厚度,金融服務再升級。江蘇金融監管局持續推進養老金融服務提升,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營業網點無障礙設施建設、提供無障礙服務,推動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協同發展。截至2025年6月末,江蘇個人養老金保險保費收入13.66億元,承保11.01萬人;商業養老金業務累計開立賬戶8.07萬戶,存量規模58.54億元;全省建成養老社區7個,運營床位4090個。指導銀行提升外籍來華人員金融服務水平。推動外資銀行主動接入支付寶、微信、銀聯云閃付等國內電子支付工具,為境外來華人員提供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服務,實現人民幣 I 類賬戶結算。鼓勵銀行開發雙語購匯、小程序查詢、線上預約、批量辦理等多項功能,提升業務辦理效率。引導銀行在網點擺放多語種宣傳資料,升級柜面證件讀取機具功能,支持使用新、舊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辦理開戶,提升服務便利性和體驗感。
播知識春雨,宣教入戶潤心田。江蘇金融監管局發揮牽頭作用,構建“網點+場景+線上”立體宣傳網絡,推動金融教育全域覆蓋。強化營業網點教育宣傳主陣地作用,用好網點教育宣傳專區,舉辦沙龍等特色活動;實施金融教育校園網格行動,在高校與金融機構發展金融教育網格員,進一步提升師生金融風險防范能力。溧水金融監管支局組織銀行保險機構與社區干部、網格員協作,精準普及金融知識;鎮江金融監管分局聯動鎮江市體育局,借助“蘇超”等賽事平臺,將金融知識融入賽事文化。同時,深入開展“風險提示送上門”活動。編制“蘇韻金融安全輿圖”,融合地域文化實現沉浸式教育宣傳,通過電信IPTV等數字媒體,擴大金融教育宣傳覆蓋面;組織轄內機構深入社區開展“百家社區 金融守護——風險提示送上門”行動。常州金融監管分局聯合多部門發布八大領域“風險提示”海報,依托網絡媒體、民警入戶及機構走訪送達風險提示;無錫金融監管分局打造全國首個吳語金融宣傳形象“福小寶”“禧小寶”,推出吳語金融繪畫讀本、歌謠及微劇場等作品,開設線上欄目,說好金融故事。
鋪便民新途,服務下沉解民憂。江蘇金融監管局持續推進金融糾紛調解工作高質量發展,暢通縣域解紛“最后一公里”,推動2025年全省新增100個金融矛盾糾紛調解服務點,將專業調解服務下沉至縣區;化解千輛新能源車投保困局,針對南京市1123輛新能源網約出租車投保難、987輛臨險停運的緊急狀況,迅速響應,3天內完成續保,并推動“南京市1號窗口”上線新能源營運客車承保業務,實現“愿保盡?!?。宿遷金融監管分局建立“小微調解工作室”,實現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市縣全覆蓋。連云港金融監管分局創新服務模式破解融資難題,開發推廣手機版銀行貸款申請“半分鐘小程序”,精簡填寫要素及流程,提升融資質效;針對灌南縣食用菌企業抵押難問題,創新“確權+產業鏈”模式破解食用菌產業融資難題,發放400萬元農業設施抵押貸款。
江蘇以金融畫筆細致描繪民生畫卷,既做活政策“大寫意”,又做精服務“工筆畫”,讓金融資源潤澤千企萬戶,讓金融監管工作成為群眾可信賴的“安全盾”與“暖心橋”。在這幅畫卷上,江蘇正用扎實行動持續書寫“金融為民”新篇章。 (陳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