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非法“代理退保”,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以實際行動守護消費者權益
近年來,以“代理退保”“代理維權”為幌子的非法中介活動持續蔓延,已成為侵蝕金融消費者權益的行業痛點。面對共同挑戰,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通過構建“風險預警關口前移、糾紛調解多元化解、消費者教育深度滲透”三級防護體系,依托第三方調解機制成功化解多起糾紛,并以真實案例警示公眾警惕非法中介陷阱,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真實案例:失業客戶險遭誤導 專業調解守護保障
2024年12月,客戶董女士因長期失業、經濟壓力較大,受網絡“全額退保”廣告誘導,向平安人壽提出解除其重疾險合同申請。投訴處理人員多次嘗試溝通均被拒絕,經研判發現其可能受非法組織操控,遂主動引入保險糾紛調解中心介入。
保險糾紛調解中心受理案件后,指派資深調解員核查事實。調查發現,董女士受網絡不實視頻誤導,對保單產生嚴重誤解。調解現場,公司工作人員逐條解讀重疾險條款,重點講解保額、賠付條件及免責范圍等核心內容,并結合非法“代理退保”典型案例揭露黑產欺詐手法。經專業釋疑,董女士意識到自身誤解,當場撤回退保申請、決定繼續繳費,雙方簽署調解協議。
2025年6月,董女士不幸罹患重大疾病,平安人壽迅速完成理賠,13萬元保險金及時到賬。“幸虧當初沒輕信網絡廣告,這份保險成了救命錢!”董女士感慨道。
深度解析:非法“代理退保”四大套路
非法中介套路具有高度隱蔽性,消費者需警惕以下特征:一是“保過”謊言,以“100%全額退保”為誘餌,實則收取30%-50%高額代理費,中途退出需支付違約金;二是偽造證據,假借“法律援助”之名,教唆消費者篡改材料、惡意投訴;三是信息盜用,聲稱“手續簡單”,卻非法獲取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導致隱私泄露、財產損失;四是切斷溝通,要求消費者拒絕與保險公司直接聯系,實則阻斷合法維權渠道,冒用身份實施二次詐騙。
高管發聲:構建消費者權益防護網
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楊衛強調:“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金融企業的首要責任。”他提醒公眾,消費者維權可通過金融機構官方渠道提交訴求,避免被非法“代理退保”組織侵害;要善用多元解紛機制,除向金融機構投訴外,可向保險糾紛調解中心申請中立調解,或通過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同時呼吁消費者理性投保:“消費者購買保險時,需結合自身需求、支付能力及風險承受力,重點關注保險責任、免責條款、退保損失等核心內容,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導致權益受損。”
非法“代理退保”行為不僅會導致消費者失去保障,更衍生出個人信息泄露、信用受損等連鎖風險。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將持續強化風險預警、糾紛化解、教育宣導三級防護體系,堅決打擊非法“代理退保”黑產,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公司也倡議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打擊“代理退保”黑產合力,共同營造安全、透明、健康的金融環境,為實現全體消費者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田健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