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基金張蔭先:機器人行業的冷思考與長邏輯
近期,從機器人相關案例來看,行業節奏出現偏慢跡象:特斯拉人形機器人訂單由原計劃的5000臺至10000臺縮減至1000余臺,顯示產品規劃存在不確定性;馬斯克作出“是否直接跳過V2,轉向V3生產”的表態,更反映了迭代路徑的不明朗。與此同時,日本頭部減速器廠商一季度訂單僅2.3億元,全年指引約為5億元,意味著后續三個季度合計需求與一季度相當,印證了短期需求釋放低于預期。對此,平安基金張蔭先指出,當前機器人產業短期進展放緩,階段性波動需理性看待。
一、概念熱度需冷思考,真實需求更具價值
板塊近期上漲更多受市場氛圍與AI邏輯驅動,但需要警惕概念與現實的差距。部分企業披露的“與特斯拉溝通、送樣”更多停留在行業早期流程,尚未轉化為實質訂單;一些新技術(如皮帶傳動等)缺乏規模化應用前景。而鎂合金輕量化、高效電機驅控器等方向經過驗證,具備實際需求支撐和更清晰的成長空間,更值得中長期關注。
二、AI是核心驅動力,算力之后必有機器人
機器人作為AI技術的最終物理載體,其發展與AI高度綁定。運動控制難度遠超市場認知:在高自由度場景下,逆運動學解算需要龐大算力和算法支持。非具身大模型無法覆蓋物理交互場景,而具身大模型能直接提升機器人在真實世界的運動與交互能力。這也是“算力高景氣之后,必然輪到機器人”的邏輯基礎。
三、中國制造是長期底層優勢
雖然國內在“大腦”“小腦”環節仍有差距,但在硬件本體制造上擁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機器人與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高度同源,中國在供應鏈完整性、成本控制和規模化生產上的積累,將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支撐。未來,中國有望在全球機器人產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投資策略:穩健配置優于短期銳度
在投資策略上,更強調凈值曲線的穩定性而非短期彈性。通過提前布局估值偏低的優質龍頭,保持較低的持倉重合度,組合在上漲行情中的銳度或許略低,但在市場回調時具備更好的回撤控制力。長期來看,低回撤、穩增長的曲線能夠持續積累業績,為投資者帶來較為穩定的收益。 (曉薇)
風險提示: 本材料中相關信息來源于基金管理人認為可靠的公開資料,相關觀點、評估和預測僅反映當前的判斷。該等觀點、評估和預測后續可能有所變化,亦有可能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或者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而有所不同。本材料所含任何市場觀點的內容皆基于相應的假設條件,而任何假設條件都可能隨時發生變化。基金管理人不承諾、不保證任何具有預測性質的市場觀點必然得以實現。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