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上半年共實現凈利潤1.2萬億元 7家上市銀行已披露中報或業績快報
距離2025年中報披露截止期僅剩10個工作日。《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目前,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有7家披露了2025年中報或業績快報。業績數據顯示,7家銀行2025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6家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在10%以上,率先披露中報的2家銀行(常熟銀行和江陰銀行)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同比雙位數增長。
銀行信貸結構優化 資產質量總體穩定
雖然大多數A股上市銀行尚未披露今年中期數據,但從8月1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二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和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可以看出,銀行機構在信貸結構持續優化的同時,資產質量也保持總體穩定。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2萬億元,同比下降1.2%。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6萬億元,同比增長12.3%;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3.9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1萬億元。從資產質量角度看,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余額3.4萬億元,較上季末減少24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49%,較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11.97%,較上季末上升3.84個百分點;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資本充足率為15.58%,較上季末上升0.30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46%,較上季末上升0.28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93%,較上季末上升0.24個百分點。
《報告》則通過四個專欄分別梳理了普惠小微金融服務、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力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和金融支持促消費情況。其中,專欄2提及2025年以來,科技貸款服務延續量增、價降、面擴態勢,截至6月末,科技貸款余額達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5%,較同期全部貸款增速高5.8個百分點,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增速最快,在20%以上;綠色貸款余額42.4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4.4%;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5.6萬億元,同比增長12.3%;涉農貸款余額53.2萬億元,同比增長7.4%。專欄3特別指出,近年來對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科技、綠色、普惠、養老和數字等相關領域貸款增量占比約七成,新增貸款結構已由2016年的房地產、基建貸款占比超過60%,轉變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占比約70%。
記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以來,銀行板塊市場表現較弱,截至8月15日,銀行指數年內漲幅14.5%,7月以來微跌1.22%。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認為,銀行板塊短期雖有階段性調整,但后續表現仍可期待。理由主要有三:其一,基本面“以穩為主”,上市銀行中期業績料穩中有進;其二,股價階段性調整過后,高股息優勢邊際改善;其三,保險、AMC等配置力量仍有望在資金面持續發揮積極作用。
7家銀行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同比增長
在已披露中報或業績快報的7家銀行中,浦發銀行是唯一的股份行。浙商證券分析師梁鳳潔指出,該行10.19%的凈利潤同比增速超出市場預期,驅動因素預計來源于息差降幅收窄、債市表現回暖、資產質量改善趨勢延續等。她認為,該行亮眼的中報業績印證了經營向好的趨勢,“貝塔+個股有邏輯+管理有動力,我們繼續堅定看好”。
6家地方行中,杭州銀行、江陰銀行、齊魯銀行和青島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均在16%以上。其中,杭州銀行不僅凈利潤同比增速最高,且撥備覆蓋率高達520.89%。東興證券分析師林瑾璐指出,杭州銀行中報營收增速環比改善主要得益于二季度債市回暖下其他非息收入改善,并認為在資產質量平穩、高撥備基礎下,撥備繼續反哺利潤保持高增長,預計繼續處于上市銀行領先水平。結合當前宏觀環境和公司經營情況,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從資產質量角度看,7家銀行中有4家的不良貸款比率低于1%,其中,寧波銀行、常熟銀行和杭州銀行3家均低至0.76%(相關數據見下表)。國信證券分析師陳俊良認為,寧波銀行撥備覆蓋率仍處于較高水平,有助于維持業績增長的穩定性;而常熟銀行小微模式競爭力強,且網點在江蘇布局比較全面,加上村鎮銀行進一步打開其省外擴張空間,中長期成長性好于同業,均維持這2家“優于大市”的投資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常熟銀行和江陰銀行同時取得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同比雙位數增長。招商證券分析師王先爽指出,江陰銀行深耕無錫市北部的江陰市,江陰市制造業發達,是民營經濟的沃土,或相對更受益于嚴格賬期下企業回款周期變短后現金流的改善。“公司區域優勢明顯,規模穩健擴張,息差環比回升,資產質量改善,上半年業績表現超預期,目前公司超額撥備充足,資本安全墊高,自由現金流相對偏高,中期分紅正在議案中,最新股價和分紅率對應動態股息率為4.31%,配置價值凸顯。”
投資標的上,王一峰建議關注兩條主線:一是基本面穩健且具有高分紅收益率的大行;二是有可轉債待轉股的中小行(建議關注常熟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
記者 趙琦薇
已披露2025年中報或業績快報的銀行情況一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