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多地基金公司積極行動助力公募行業高質量發展
公募基金行業以“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為根本,助力投資者實現資產長期保值增值。在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背景下,以《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指引,公募基金行業落實信義義務,堅持“以投資者為本”,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獲悉,近年來,各地基金公司動作頻頻,在服務投資者方面已形成系統性舉措,用新產品、新工具、新場景、新能力不斷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構建起多層次的服務體系。
記者 王金萍
《大眾證券報》:
近年來,貴司在與投資者利益共擔方面,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諾安基金 >>>
一直以來,諾安基金堅守長期價值投資理念,踐行“投研一體化”機制,在權益類基金領域持續構建競爭優勢,形成了風格多元、特色鮮明的投研團隊。基于對中國科技產業自主化趨勢的前瞻研判,諾安基金在科技領域進行了戰略性布局,打造出梯隊完善的“科技組”與創新性的“科技超市”,在AI、半導體、創新藥、泛科技等方向形成產品矩陣,發布了公募基金行業首份中國科技投資全景式報告《中國科技——敢!2025年諾安基金科技投資報告》,旨在覆蓋全科技產業鏈,通過深度研究助力投資者把握科技產業投資機遇,支持我國科技產業發展。成立以來,諾安基金累計為740家科技企業提供IPO募資支持,產品持有新質生產力企業發行的股票市值合計278億元(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4.12.1,篩選電子、計算機、通信、傳媒、國防軍工行業IPO公司;持有新質生產力股票市值截至2024.6.30,新質生產力標的選擇標準為“萬得新質生產力綜合指數”成分股,數據來源:諾安基金定期報告)。
在此基礎上,諾安基金將持續在科技等優勢方向深耕細作,以更前瞻的視野、更深入的研究、更特色的產品滿足多元投資需求,為投資者搭建連接科技產業發展紅利的橋梁,并致力于成為推動科技創新與資本價值共生的踐行者,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持續創造長期投資回報,書寫金融助力科技強國建設的新篇章。
同時,諾安基金將穩步完善指數產品布局,實現主動管理與被動投資的雙輪驅動,也力爭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為投資者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資產配置解決方案,全面助力投資者把握資本市場發展機遇。
近年來,諾安基金在金融科技方面持續深耕,將人工智能應用于投資研究、投資者服務與陪伴等多個領域,并逐步拓寬“投前-投中-投后”服務的深度與廣度。同時,正如《行動方案》要求守牢風險底線那樣,諾安基金在科技賦能下,也不斷構建全流程風險防控體系,對投資組合進行動態風險評估與管理,切實保障投資者資產安全。
國泰基金 >>>
公募基金行業的使命是 “受人之托,代人理財”。國泰基金始終堅持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致力于提升投資者體驗感和獲得感。
投資研究方面,不以“押注式”的博弈心態做投資,實實在在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力爭以優異的業績回報投資者的信任。
產品設計方面,推出封閉期、持有期產品,幫助投資者管住追漲殺跌和頻繁交易的動作;同時,通過對每位基金經理的研究,精準匹配合適的產品,讓合適的人管理合適的基金;在產品設計中,把認購規模上限控制在基金經理的能力圈范圍內,不盲目追求“牛市”“爆款”,防止由于基金產品規模過大而損害投資者利益。
品牌宣傳方面,持續做好投資者陪伴,鼓勵基民長期投資和基金定投。除此之外,國泰基金的投顧業務獲批展業。通過買方投顧,基金公司將與持有人真正實現利益綁定,幫助客戶真正從資本市場的發展中受益。
博時基金 >>>
博時基金助力做好 “普惠金融”大文章,在“普”與“惠”上下功夫,積極落實證監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要求。2023年以來,公司完成超110只基金降費,切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同時,公司不斷探索新產品、新工具、新場景、新能力,通過直播、財富號等線上方式,實現全天候陪伴;持續發展互聯網金融,通過互聯網讓基金產品惠及更多的長尾金融消費者。
值得一提的是,博時基金于今年6月成立浮動管理費率基金——博時卓睿成長股票(A類024452/C類024453),通過費率優化設計,讓利持有一定期限以上的投資者,強化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助力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在投教方面,近年來,博時基金在保障金融消費者的受教育權方面開展大量投教工作,以專業服務和用心陪伴為核心,多角度開展金融消費者教育,多維度深化投教工作,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細致的金融知識和投資指導。博時基金高度重視投資者體驗,時刻進行投資者陪伴。公司在投教領域持續深耕發力,線上聚焦互聯網金融及社交平臺,著力打造有創意有干貨的投資知識內容,線下舉辦論壇、沙龍、講座等,在專業準確的基礎上做到通俗易懂、引人入勝。
博時基金創建運營了多個屬于自己的投教平臺,為不同受眾提供差異化的投資者教育服務。目前,公司擁有“投資知識1號事務所”“博時投資匯”等平臺,通過海報、文章、音頻課程、視頻課程、直播課程等不同形式,在傳統媒體及社交媒體平臺同步傳播,向受眾提供投資知識內容,實現 “干貨趣味一體化”,《威尼斯星空夜話》《熱點情報局》等多個明星欄目在社交媒體深受金融消費者歡迎。其中,博時基金的“博時小劇場”和“博時FM”系列音頻曾作為兩個經典投教案例納入《中國基金投資者獲得感洞察報告(2022)》。
博時基金努力踐行投教事業,以更好地捍衛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幫助投資者集中系統、持續便利地獲取證券期貨基金知識,認識投資風險并掌握風險防范措施,賦能投資者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 >>>
在投研能力建設方面,我公司一方面通過招聘清華北大等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并加以培養,不斷提高投資研究團隊的整體能力;另一方面也會加大對于人工智能、量化策略等技術的投入,全方位提升公司投研能力,為創造良好的業績打下基礎。
構建平臺化團隊制的投研體系,減少對個別基金經理投資能力的依賴,這也是適應了長期投資的需求,讓基金的業績更有持續性,能夠長期為投資者創造良好回報。建設科學合理的投研機制是保障業績優異的一個重要方面。
此外,我公司推出了很多有特色的投教服務,包括通過組織投資者教育活動,與銀行、證券公司等渠道合作召開大型投資策略報告會,進行現場投資者教育,同時也會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開展投資者教育。作為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我也一直重視投資者教育工作,多次獲得“投教達人”的稱號。在投教方面不遺余力,讓更多投資者走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之路,是我一直不斷倡導價值投資理念的目標所在。
此外,我已多次赴美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致力于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介紹給廣大投資者,讓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生根發芽并開花結果,現在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重價值投資,堅持長期投資,與偉大的企業一起成長,或通過配置優質基金間接持有好公司。量化評估投教效果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例如通過一些投資者滿意度問卷調查以及其他的形式進行量化評估,讓投資者有更多的獲得感。
國泰基金 >>>
我們認為,未來公募基金產品及行業改革將圍繞以下三點進行:一是繼續將投資者投資體驗放在首位,追求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高質量規模增長。基金公司在進行產品設計和投資管理時,應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而是應著眼長期,力求“穩而優”,為客戶帶來良好的投資體驗。
二是探索發行具備自身特色、有實際客戶需求支撐、利于增強投資者收益體現的產品,以提升市場的適應性與競爭力。基金公司應在充分研究市場需求和投資者行為基礎上,推出兼具差異化定位與適用性基礎的產品,避免同質化競爭,適應不同偏好投資者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資產配置需求。
三是堅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自身經營發展,與國家經濟轉型同頻共振。在被動管理方面,圍繞科技、綠色等國家重點戰略方向推動產品創新與布局,為投資者提供高效的配置工具;在主動管理方面,在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中捕捉結構性機會。通過被動與主動權益雙輪驅動,有效引導中長期資金流向國家重點戰略領域,形成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良性互動,彰顯公募基金行業在服務國家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中的獨特價值。
嘉實基金 >>>
公募基金與投資者利益共擔的大眾理財新范式時代,正在拉開帷幕。今后,業績比較基準將成為核心指標,在新基金、新業態中充分發揮“尺”和“錨”的引導、約束和糾偏作用。
根據《行動方案》,業績比較基準在整個公募行業轉型升級新范式中將發揮核心作用。產品費率層面,掛鉤業績表現的浮動費率新產品大概率將是今后推出的主動管理權益類新產品主流品種,存量基金也將強化業績基準約束、突出“準繩”作用,有關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監管指引正在醞釀推出中。考核評價層面,業績比較基準將在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建設、基金投資收益考核、基金公司績效考核、基金公司分類評價等方面承擔相當分量的權重。
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業績比較基準將廣泛地應用于產品定位的表征,引導投資者了解基金產品的投資風格和策略,更好地匹配投資需求和目標。對于基金管理人來說,業績比較基準 “尺”和“錨”的意義同樣突出。
展望未來,公募基金新發主動管理權益產品或將延續“千人千面”的財富管理賬戶體系創新,讓投資者的每筆投資都“可觀可感”,體驗到更精細化的財富管理服務。以業績比較基準為核心標尺,以投資者最佳利益為經營目標,以共贏奔赴長贏,一個錨定投資者回報的新業態在行業創新領航之下開啟新篇章,“長錢長投”新生態版圖也將隨之不斷完善。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 >>>
《行動方案》明確要求主動權益基金建立與業績掛鉤的浮動管理費機制,強調業績比較基準的錨定作用。這一機制將會對行業生態產生重要影響,推動基金經理以及基金公司將基金業績作為最重要的目標,而不是僅僅關注基金管理規模。通過優良的業績來回饋投資者,才能贏得更多投資者的尊重和信任,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推出基于業績比較基準的浮動費率產品是體現基金公司利益與居民利益相一致的一個原則。未來,我公司也會推出基于業績比較基準的浮動費率產品,力爭通過良好的業績來回饋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