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連續8日吸金1.55億元 ,釋放什么信號?
近日,軍工板塊熱度重燃,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為例,自6月底以來,Wind數據顯示,該ETF持續獲得資金凈流入,截至2025年7月4日,連續7個交易日的累計凈申購資金達1.44億元,基金規模攀升至3.02億元,較一周前增長近80%,份額也躍升至2.74億份,創下上市以來新高。在資金密集流入的背景下,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在多個交易日表現強勁,盤中漲幅一度接近4.5%,成為近期軍工類ETF中最受關注的品種之一。
該ETF跟蹤的是國證航天航空指數,其成分股中包含眾多高成長性的軍工與航天裝備企業,如航發動力、洪都航空、中航西飛等,覆蓋了戰機、無人機、衛星、商業火箭、大飛機等多個核心細分領域。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7日,該指數中申萬一級行業中“國防軍工”占比高達98%,同時在“空天裝備”“無人系統”兩個二級維度上也居市場首位,可謂當前市場上“含軍工量”最高、結構最純粹的指數。
從資金層面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 2025年7月7日,該基金連續8個交易日吸金高達1.55億元,最新流通規模3.29億元。隨著資金的不斷涌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的最新規模再創新高。同時,該產品的流動性也同步提升,近期,多個交易日成交額超過5000萬元,換手率超過20%。盡管6月下旬以來A股整體震蕩調整,上證指數一度跌破3000點關口,但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在此期間卻連續獲得資金凈流入,顯示出其在行業主題中的相對強勢地位與市場關注度。
背后的市場邏輯也在不斷強化。從宏觀面看,2025年全球地緣局勢依舊復雜,俄烏沖突尚未緩和,中東熱點頻發,而印巴邊境對峙也刺激了亞洲國家加大軍事投入。在此背景下,中國軍貿出口迎來擴容周期,國防戰略地位持續抬升。
國內方面,當前正值“十四五”規劃執行的關鍵收官期,裝備采購加速兌現,同時“十五五”規劃也已進入前期論證階段,未來五年的裝備需求與技術演進趨勢逐步清晰,產業鏈整體進入訂單兌現與前瞻準備并行的新節奏。根據官方數據,2025年中國國防預算增長7.2%,達到1.78萬億元,連續多年維持高增長。在“全球局勢驅動”與“中長期規劃加速”雙重推動下,軍工行業的成長邏輯被系統性強化,為相關主題資產提供了更加明確的中長期基本面支撐。
此外,9月3日即將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大閱兵,也是本輪行情的重要催化劑。歷史數據顯示,2019年閱兵前夕,軍工板塊就曾出現顯著月度行情。2025年閱兵中預計將展示部分前沿技術,市場對智能化軍工裝備關注度陡升,進一步利好聚焦“空天賽道”的相關資產。
產業趨勢同樣不容忽視。2025年被機構普遍視為中國商業火箭的真正拐點之年。多個民營火箭項目即將在年內完成首飛驗證,“千帆計劃”等低軌星座項目也進入密集發射階段,衛星互聯網、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的產業化步伐顯著加快。與傳統軍工相比,這一輪增長更具科技屬性與未來感。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策也在為航空航天賽道提供增量支撐。黑龍江、新疆等地相繼出臺針對整機研發、取證、銷售的財政激勵措施,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對取得資質的航空制造企業提供百萬元級補貼,這進一步夯實了產業鏈中長期的發展預期。
綜合來看,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之所以能在近期獲得持續而穩定的資金青睞,既得益于其投資成分結構的“純軍工+空天科技”高配,也得益于當前宏觀環境、政策催化、產業趨勢三重共振下,市場對“硬科技軍工”的重新定價邏輯。盡管短期內ETF已錄得一定漲幅,但從資金流向與產業前景來看,已成為諸多機構與投資者的重要觀察窗口。 明芳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