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 考核“指揮棒”撬動ESG效能,人才“蓄水池”澆灌長青基業
隨著全球可持續發展浪潮推進與國家“雙碳”目標縱深布局,我國保險業正以使命驅動加速構建ESG管理體系,將環境、社會和治理責任深度融入戰略基因。近年來,《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密集出臺,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五篇大文章”戰略指引下,疊加金融強國建設目標要求,保險業從產品創新、投資布局到公司治理全面推進ESG轉型,涌現出一批標桿實踐。
作為壽險行業“頭雁”,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股票代碼:601628.SH,2628.HK)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將ESG理念深度融入經營血脈,不僅彰顯了金融央企服務國家戰略的先鋒本色,更開辟了保險業可持續發展路徑探索的“國壽樣本”。
“雙輪驅動”打造高質量發展標桿
今年以來,一系列深刻影響行業長遠發展的政策全面深入實施。中國人壽保持戰略定力,統籌推進規模、價值、速度、質量、結構、效益、安全等目標的全面提升。一季度,該公司總保費達3544.09億元,同比增長5.0%,持續領跑行業。續期保費為2469.75億元,同比增長9.7%;新單保費為1074.34億元,其中短期險保費為414.94億元,同比增長19.2%。截至去年末,參與承辦200多個大病保險項目、80個長期護理保險項目、130余個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項目,助力減輕人民群眾醫療負擔。不斷擴大普惠保險重點人群覆蓋面,2024年新增承保老年群體1.4億人次,3447萬人次“新市民、新業態”人群受益,鄉村人口人身保險全年新增承保2.7億人次、向463萬人次賠付158億元。推進養老保障業務及養老生態建設,累計在14個城市布局17個機構養老項目,推出三款“隨心居”旅居產品。推進數字金融發展,全面優化客戶服務及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加強數據隱私保護與知識產權維護,為客戶提供安全、高效且優質的數字化服務。升級整合服務資源,持續打造“簡捷、品質、溫暖”的“國壽好服務”子品牌,致力于高質量運營服務保障更優質的客戶體驗。
“雙引擎”助推治理升級
機制建設與人才培育的雙向賦能,正在重塑金融央企的治理新范式,并將寫下金融業人才強國實踐的生動注腳。
逐步將ESG相關指標納入管理層績效考核體系,強化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公司治理與激勵機制中的融入。圍繞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客戶權益保護、風險防控等重點議題,中國人壽設定涵蓋履行社會責任與強化合規管理的多維度考核內容,并與相關管理人員的年度績效掛鉤。通過建立責任導向的激勵機制,引導管理層在實現業務目標的同時,積極推動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價值創造與穩健經營方面的持續改進,進一步強化ESG績效與公司長期價值之間的協同效應。
重視人才梯隊建設,將人才的吸引和培養與公司發展戰略有機融合。制定人才發展戰略規劃,以“精準構建人才庫”和“分級分類培養人才”為主要策略,持續完善從儲備、選拔到培養、晉升的一體化人才發展機制。圍繞長期戰略與崗位勝任要求,依托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理念,制定《人才教育培訓體系重構方案》,為不同層級與類型的員工規劃清晰、多元的職業發展路徑。通過“管理干部、年輕干部、專業人才、新員工”四位一體的分級分類人才體系,實施差異化、目標導向的培養機制,強化關鍵人才的履職能力與專業深度,推動近10萬員工與公司共成長、同發展。
中國人壽表示,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秉持“建設世界一流、負責任的壽險公司”的戰略目標,持續深化ESG治理,以“環境友好型投資”助推能源結構轉型,用“普惠保險產品矩陣”織密民生保障網絡,借“金融科技數字化工程”提升治理效能,在服務共同富裕、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中,鍛造核心競爭力。(周潔)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