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萬消費幫扶背后的金融生態鏈 ——看國壽壽險如何打通助農增收“最后一公里”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作為壽險行業“頭雁”,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各項工作部署和目標任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扎實推進定點幫扶、產業幫扶、保險幫扶、消費幫扶等重點工作,以實干助力鄉村振興。
“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從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鄉村產業如何通過吸引資源要素匯聚,留住人才、資金等,增強地方發展內生動力,亦是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關注的重點。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在其2024年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暨社會責任報告中指出:2024年,該公司全系統共承接1445個幫扶點,較上年度增加274個;派駐幫扶干部1027名,較上年度增加47名。穩步推進人才振興,投入教育幫扶資金56萬元,舉辦“三支隊伍”培訓班,加強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培育“新農人”115名,通過培訓交流,促進培訓成果轉化,壯大農村各類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隊伍。
在發揮主責主業優勢上,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持續豐富保險產品供給。積極研發并持續推出投保門檻低、責任適度的保險產品,2024年研發鄉村振興系列產品4款,圍繞農村生產生活特定風險,提供相應意外醫療保障。截至目前,該系列產品已累計開發21款。該公司還加大業務拓展力度,擴面提質,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面向農村人口,積極推廣涉農保險、鄉村振興保險、普惠型人身保險等。強化政企合作,不斷加大對鄉村地區特定群體、重點領域風險的保障支持力度,大力發展具有普惠性質的政策性健康險業務。
金融活水潤澤振興沃土,保險春風賦能民生保障。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的定點幫扶工作受到了多方肯定。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分公司的創新實踐為例,其與崇左市天等縣人民政府聯動建立“233”(雙邊協作定機制、三方互補齊發力、三項服務兜底線)工作法,聯合打造“防貧四保”綜合性保險體系,為當地人民群眾提供了多元化的保障責任。鑒于強措施、穩增收、促減貧的良好幫扶質效,該案例成功獲評“第五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減貧案例。(周潔)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