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六大行總資產逼近200萬億元 凈利潤全部同比增長
國有六大行2024年年報已經全部披露完畢。年報數據顯示,工農中建交和郵儲6家銀行截至2024年末的資產規模合計達199.68萬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7.87%,逼近200萬億元關口。其中,工行、農行和建行3家銀行的資產規模均在40萬億元以上,交行和郵儲銀行則不足20萬億元。從業績來看,六大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在2024年全部取得同比增長,且不良資產撥備覆蓋率均在200%以上;從資產質量來看,六大行的不良貸款比率也維持穩中有降態勢。
凈利潤全部同比增長
農業銀行增幅最大
年報數據顯示,六大行2024年凈利潤全部實現同比增長,其中,農業銀行以4.73%的增幅居首,中國銀行以2.56%的增幅緊隨其后,其余4家銀行的同比增幅則不足1%。
華安證券分析師劉錦慧指出,農業銀行2024年營收、利潤增長雙提速,躍居國有大行之首,得益于該行實行的縣域金融戰略,即通過深耕三農金融、中西部地區,網點數量在國有四大行中居前。縣域金融戰略帶動規模增長領先國有大行同業,負債端具備低成本優勢。她預計該行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有望分別同比增長1.26%、1.36%、2.37%,維持“買入”評級。
記者注意到,雖然從數據來看,六大行在近三年里(2022—2024)保持了凈利潤的同比增長,但增幅較前兩年已有不同程度縮減,以郵儲銀行為例,其凈利潤同比增幅從2022年的11.89%降至2023年的1.23%,2024年進一步降至0.24%。
其他業績指標中,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2024年營業收入都實現了同比增長,但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不僅2024年當年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且同比下滑態勢已持續三年;從非息收入占比來看,交通銀行雖然近三年逐年下滑,但仍以34.64%的高占比在六大行中居首,其余5家銀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均較上一年有所提升,比例居于17%—30%區間不等。
華創證券分析師賈靖認為,作為唯一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國有行,交通銀行深度覆蓋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并在近年來發力零售業務,零售貸款和財富管理業務均增勢較好。結合公司2024年年報和宏觀經濟形勢,預計該行2025—2027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9%、5.5%和6%,維持“推薦”評級。
不良貸款比率普遍下降
郵儲銀行比率最低
國有行在資產質量上繼續表現穩健。年報數據顯示,僅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較上一年有所上升,其余5家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均較上一年有不同程度下降。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不良貸款比率有所走高,但郵儲銀行仍是六大行中唯一不良貸款比率低于1%的國有行。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認為,郵儲銀行資產質量優質、存款來源穩定、資產端優化空間大、在縣域金融領域獨具稟賦優勢,且在著力打造差異化增長極,預計未來隨著費率定價持續優化,有望實現更好的盈利回報。
年報數據顯示,六家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均在200%以上,其中,農業銀行以299.61%的比率居首,郵儲銀行緊隨其后;而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偏低。
記者還注意到,3月30日,建行、中行、交行、郵儲四家銀行發布公告將實施定增,定增規模分別為1050億元、1650億元、1200億元、1300億元,共計5200億元。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鋒認為,長期來看,本次定增完成后四家大行的資本將得到進一步夯實,有利于鞏固提升穩健經營發展的能力,更好地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記者 趙琦薇
國有六大行2024年年報相關數據一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