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風往哪里吹? 透過2025年GTC大會看中歐基金科技戰隊布局
全球科技界矚目的英偉達GTC(GPUTechnologyConference)大會不久前落下帷幕。這場被譽為“AI風向標”的盛會不僅吸引了全球開發者與科技廠商的目光,更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記者注意到,在本次GTC大會上,中歐基金特別通過跨洋連線“云逛展”的方式直擊科技最前沿,并由中歐科技戰隊核心成員、指數基金經理宋巍巍深度剖析生成式AI技術的最新突破。
復盤GTC大會:算力芯片需求放緩了嗎?
“GTC大會又稱GPU技術大會,既是最新一代GPU架構、產品的發布會,也是一場GPU下游應用場景的交流技術盛會。”中歐基金宋巍巍表示,往小了講,GTC大會上登場的新產品直接決定了AI板塊的投資節奏和應用方向;往大了講,也決定了全世界在AI算力上的進步程度。
今年春節以來,DeepSeekR1的爆火引發了業內對于未來算力需求的熱議:大模型訓練成本的降低,會帶來算力整體需求的放緩嗎?在今年GTC大會上,算力需求也成為了討論焦點。宋巍巍認為,DeepSeek利用算法優化和工程創新降低大模型訓練成本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和GPU巨頭投資邏輯深度綁定的ScalingLaw(算力擴展定律)。
他進一步指出,在計算能力提升速度已經超過可用于AI模型訓練的數據增長速度的當下,大模型的預訓練階段邊際效益遞減,使得持續投入預訓練的回報率下降,除非OpenAI的GPT-5模型能夠展示顯著的能力躍升并證明大規模訓練投入的必要性。這一趨勢也促使芯片廠商和云服務提供商重新思考其產品策略,更加注重推理效率和成本優化,而非單純追求訓練性能的極限提升。
“隨著推理成本的降低,未來整體算力需求可能還會持續上升,就像發明了蒸汽機,煤炭的需求也會持續上升一樣。但是,市場會更關注推理側的需求,以及推理效率和成本優化,這也是人工智能技術從產品到服務的轉變過程。”宋巍巍表示。
未來長期關注方向上,宋巍巍建議沿著兩條主線進行布局:一方面是AI軟件端的“AI+”應用,如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正在重塑藥物發現、診斷、治療與健康管理的全鏈條;在內容創作領域,AI生成技術(AIGC)正在改變音樂、影視、虛擬主播等行業的生產模式,顯著降低創作門檻并提升內容多樣性等。
另一方面,AI硬件端也是百花齊放。智能手機、電腦進行AI架構重構,AR/VR眼鏡實現交互革新,智能玩具煥發新生機;通訊模組、SOC芯片、存儲技術(內存和閃存)持續迭代升級,為AI落地提供堅實基礎。在眾多AI應用場景中,宋巍巍認為人形機器人是未來最具潛力的方向之一,也是算力最大規模應用場景的潛在突破口。
中歐科技戰隊“上中下游”覆蓋AI全產業鏈
當技術革命撞上投資機遇,專業資管機構的全產業鏈穿透能力成為決勝關鍵。在宋巍巍的背后正挺立著一支配置全面、專業可靠的中歐科技戰隊。資料顯示,這支團隊由13位基金經理和12名研究員構成,其中,13位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為12年,平均投資管理年限為5年,各自在電子、通信、計算機等細分領域具備深厚的專業背景,12名研究員研究時長累計超10萬小時,以理性深度的基本面研究驅動投資。
憑借前瞻布局與專業深耕,中歐科技戰隊在智能制造、AI應用、機器人等核心賽道已全面布局,成為科技投資領域的標桿力量。記者了解到,中歐基金聚焦科技主題的20多只產品,從上游的半導體、AI硬件,到中游的大模型,再到下游應用端的消費電子、機器人、智能駕駛等已實現科技行業全覆蓋,既包含了主動管理的行業精選,也涵蓋指數化工具,滿足不同的投資偏好;同時也配置了港股科技主題、科創主題。全面的布局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元豐富的投資選擇。
從對技術拐點的敏銳捕捉,到對全產業鏈的嚴密掃描,這支“科技戰隊”始終站在產業變革的第一線。正如宋巍巍在GTC直播連線最后所強調的,“在2025年仍舊得緊握AI科技投資的主線”。
記者 趙琦薇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