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江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北京銀行南京分行書寫十五年金融答卷

十五載春華秋實,恰是風華正茂。2025年3月30日,北京銀行南京分行迎來成立15年。作為北京銀行設立的第七家外埠分行,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始終堅持“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市場定位,深度融入“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大局,在長三角澎湃浪潮中揚起“真誠所以信賴,專業所以卓越”的“京”色之帆,久久為功走好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為打造“成為不一樣、有特色、想得起、記得住、用得上、受尊敬的銀行”挺膺擔當、奮楫爭先。
15年來,北京銀行南京分行總資產突破3000億元,累計為江蘇省各類企業融資近1.5萬億元,服務各類客戶近70萬戶,成功在省內設立3家異地分行,打造各類特色精品網點32家,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性跨越發展。
15年來,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堅守金融本源,將自身成長與服務國家戰略及地方發展同頻共振,累計為全省重大項目融資超1400億元。堅持服務地方特色產業,在總行黨委的領導下,南京分行領導班子始終踐行“創新發展、特色引領”理念,探索出一條獨具“文化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出國金融”等為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并率先獲得省市“文化銀行”“科技銀行”授牌。近年來,分行緊跟總行“兒童友好型銀行、伴您一生的銀行、專精特新第一行、成就人才夢想的銀行、人工智能驅動的商業銀行”五大特色銀行戰略,積極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分行制造業貸款、科技貸款、綠色貸款、普惠貸款實現快速增長,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征程躍然眼前。
穿越經濟周期波動,北京銀行南京分行恪守“穩”的定力與“進”的智慧。分行資產質量、人均創利、網均效能等綜合發展業績在全行系統和當地市場中名列前茅;榮獲“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綠色金融發展突出貢獻單位”“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狀”“南京金融品牌——專精特新最佳服務銀行、新質生產力金融先鋒銀行”等多項殊榮,向市場交出了一份規模與質量并重、效益與風控并舉的亮眼答卷。
擎炬拓路:黨建引領發展特色 凝聚奮進力量
雁飛南北靠頭雁,船行千里靠舵手。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發展的鮮明主線,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行、全面風險管控、全面數字化經營”,堅持“大抓基層”,將黨建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凝聚力、戰斗力、執行力。堅持“把支部建在連上”,打造“有陣地、有隊伍、有活動、有制度、有保障”的“五有”基層黨支部,帶出一支“黨建強、風控強、業務強”“專注、專業、專家、專營”的干部隊伍。持續推進黨建品牌建設,以“品牌紅”“黨旗紅”引領“黨員紅”“業績紅”。加強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創業氛圍。
向新求質:提升“科技”新亮色 領航創新高地
科技金融是實現科技與金融雙向促進,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支柱。
15年來,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堅持打造“科技金融”特色金融品牌,積極探索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模式。分行于開業之初即與江蘇省科技廳簽訂意向性授信100億元,用于支持省內優質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2016年,借助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獲批設立的政策機遇,分行創新設立江蘇省首家銀行系眾創空間——“北京銀行小巨人創客中心”。2024年,分行緊跟總行打造“專精特新第一行”戰略,與南京市政府共同試點建設南京市首家銀行系“科創金融服務中心”——北京銀行(南京)科創金融服務中心,推出“寧創·揚帆領航”科創金融產品服務體系;落地南京市首單國家級專精特新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業務;作為首批簽約行與江蘇省財政廳、工信廳簽約“專精特新貸”;成立“江蘇省企業上市服務基地(北交所)”,提供“北交所直通車”綜合服務,成功助推兩家“專精特新”企業在北交所上市,以實際行動助推“金融賦能江蘇制造業強省”建設行動。從金融精準滴灌企業,到陪伴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北京銀行南京分行的金融服務不斷創新優化,延伸至企業全生命周期。15年來,分行累計向科技型企業投放貸款超千億元,服務客戶超4000戶,科技貸款余額近300億元。在科技金融領域的創新表現,分行獲評江蘇省“科技金融創新示范單位”、南京市“支持科技創新先進金融機構”,并榮獲南京市“金融惠民助企(科創金融)”勞動競賽組織創新類一等獎、“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產品獎”。
點染山河:擦亮發展新“綠色” 繪就生態畫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北京銀行南京分行深度融入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在江蘇這片經濟活躍的土地上,踏出堅實的綠色金融發展軌跡。積極構建綠色金融服務體系,與江北新區、北京綠色交易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立足江北、服務全省的“揚子江綠色金融中心”,服務全省綠色金融業務;制定《綠色金融業務發展規劃》,成立綠色產業鏈行動小組,當選江蘇省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單位,聯合專業機構舉辦“綠色金融大講堂”等系列活動,為綠色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2024年分行落地全國首單綠棕收入掛鉤貸款。此外,針對不同行業的綠色金融需求,北京銀行南京分行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出臺多項專屬綠色金融系列產品,助力各行業綠色轉型發展。近年來,分行與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共同推出覆蓋江蘇區域的專屬綠色金融系列產品“蘇綠+”,助力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聯合南通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舉辦“北京銀行走進江蘇船舶海工產業產融合作會”,發布“船舶通”專屬金融服務品牌,助力綠色航運轉型升級。截至2024年末,分行“蘇綠+”系列產品投放超70億元,“船舶通”為93戶船舶海工產業鏈重點企業提供超100億元授信支持。近五年,分行綠色金融貸款規模增幅顯著,服務范圍拓展至節能環保、新能源等多個行業,從發展初期的探索嘗試,到如今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全面布局與深化拓展,實現了綠色金融業務規模與影響力的雙提升。
潤澤萬家:涵養“普惠”新成色 澆灌民生之本
普惠金融關系中小微個體、“三農”等經營主體的發展,關系民生福祉。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提到“提升民營小微、鄉村振興、社會民生等領域的金融服務質效。”
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始終將普惠金融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的關鍵著力點,用更加強勁的金融力量推動普惠業務發展。制定《普惠金融業務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三年發展規劃》,為普惠金融長遠發展制定清晰的戰略指引。大力創新普惠金融服務,通過“線上+線下”全生命周期產品矩陣,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創新推出“統e融”線上一站式融資服務,通過系統化、自動化地為企業提供一攬子融資服務,實現“當天申請、當天放款、數據增信、零人工干預”。針對產業鏈上中小微企業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北京銀行南京分行著力發展供應鏈金融,與中企云鏈等優質平臺合作,圍繞全產業鏈創新服務,提高普惠業務服務效率。2024年,分行線上供應鏈余額近85億元,90% 服務小微企業,“統e融”服務 2000 余戶小微企業。15年來,分行累計服務小微企業近 1.3萬戶,授信近 3000 億元,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日照桑榆:共享“養老”新暖色 關懷“一老一小”
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是民心所向,也是發展所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實施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支撐起上億人的養老事業,養老金融發揮著重要作用。
北京銀行南京分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度布局養老金融領域,為養老金融事業的發展貢獻“京行力量”。創新養老金融服務模式,與秦淮區政府共建“養老金融示范中心”,探索“養老+金融”政銀合作新模式,為“銀發客群、備老客群、養老產業客群”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將養老金融深入服務的“神經末梢”,分行入圍“南京市養老機構預收費存管合作銀行”,積極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投身江蘇省銀行業適老網點創建工作,打造特色適老網點,為銀發客戶開通“綠色通道”,全面提升養老金融服務質效。近年來,分行榮獲江蘇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適老服務工作“最佳組織單位”獎,轄內網點榮獲“江蘇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適老網點”等稱號。
此外,分行不斷延伸金融服務觸角,緊跟總行打造“伴您一生的銀行”戰略,打通“兒童金融、成長金融、創業金融、家庭金融、財富金融、養老金融”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讓金融服務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破局開新:成就“數字”新底色 智啟服務新篇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迭代加快,金融業數字化轉型高速推進。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堅定助力擘畫總行“數字京行”愿景,牢固樹立“一個銀行、一體數據、一體平臺”的理念,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個性化的服務。持續深耕系統建設和線上渠道發展,優化“移動銀行、微信銀行、小程序”等服務,線上用戶覆蓋率提升至80%,讓更多客戶足不出戶辦理業務。強化數字技術應用創新,完成RPA機器人流程近50個,每年節省人力超30個。金融服務效率持續提高,不斷織密風控“防護網”,筑牢安全“防火墻”:優化智能風控系統,欺詐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9%以上;優化數字金融服務體驗,用戶使用數字金融服務的平均時間從5分鐘縮短至1分鐘。打造智慧金融服務新體驗,應用“京騎AI”平臺,實現智能客服機器人7*24小時響應客戶咨詢,提升客戶服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通過AI技術強化客戶風險管理,攔截欺詐行為,守護客戶“錢袋子”。
十五載砥礪深耕,今朝再啟新程。站在繼往開來的新起點,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將在總行黨委的引領下,奮力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建好“五大特色銀行”,持續為“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注入京行動能,在涌動著機遇的長三角熱土上,鐫刻下“京行樣本”特色化發展的時代新章! 明芳 劉玥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