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ETF今年來吸金居深交所之首
由DeepSeek和人形機器人引發的人工智能(AI)熱潮高燒不退,各路資金紛紛涌入。《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2025年農歷新年剛過,相關基金的場內資金凈流入額已經一馬當先,有的甚至超過去年一半。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ETF火速吸金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12日,今年以來在深交所上市的ETF中,人工智能ETF的資金凈流入額達到14.72億元,在有可比數據的425只ETF中,位列第一,其他資金凈流入額超過10億元的均為寬基ETF,行業ETF僅此一只。橫向對比來看,該基金今年來的資金凈流入額已超去年一半,而在上交所上市的ETF中,行業ETF資金凈流入額第一位的是機器人ETF,今年以來的資金凈流入額達到17.48億元,也已超過了去年的一半(見表)。
人工智能主題的超強吸金力引發公募機構紛紛布局。鵬華上證科創板200ETF本周提前結束募集,華安中證全指計算機指數、華安半導體產業股票等基金正在發行。另外,南方科創綜指ETF、博時科創綜指ETF、景順長城科創綜指ETF、華泰柏瑞科創綜指ETF、匯添富科創綜指ETF等產品均將從2月17日開始發行,這也是首批獲批的科創綜指ETF,此外,第二批科創綜指ETF已火速上報。
場內價格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今年來ETF市場表現最強勢的是科創芯片ETF富國,今年以來場內價格漲幅達到26.26%,且大幅高于基金本身9.4%的凈值增長,其余場內價格漲幅超過20%的還有游戲ETF、港股科技30ETF、科創AIETF、影視ETF等,且其中不少ETF的場內價格漲幅同樣高于同期的凈值增長,溢價明顯。
AI應用大時代全面開啟
民生證券分析人士認為,2025年1月DeepSeek開源R1,在訓練/推理成本較低的情況下,實現了對標OpenAIo1的效果,同時開發大量官方應用集成案例,全面開啟AI應用大時代。
國信證券認為,2月份處在經濟數據空窗期和政策目標真空期,科技概念催化春季攻勢有望延續。目前市場處在特色投資周期第一階段,即從對價格和周期脫敏的低估值、高分紅,再到對經濟周期脫敏的科技成長,后續有望步入第二階段,即從科技成長轉為供需格局優化、業績和價格明確改善的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費領域,風格切換的傳導過程,有待產能利用率、價格信號等逐步驗證。記者 王金萍
上市ETF今年來資金凈流入額TOP20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