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壽提醒:警惕高額回報背后的陰謀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利用線上渠道進行非法金融活動的案件頻發。平安人壽提醒:宣稱高額回報穩賺不賠的一律都是詐騙,投資需謹慎,謹防投資陷阱,請勿相信“天上掉餡餅”。社會公眾應注意甄別線上各種App軟件上,不法分子捏造的所謂眾籌項目、投資項目,審慎了解是否有真實的投資實體項目、資金的投向去向及獲取利潤的方式。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提供了下述2個案例,希望社會公眾提高警惕。
案例一:王某及5名家人經陳某介紹,投資名為“馬來西亞MFC”的理財項目,陳某以高收益、“只漲不跌”為誘餌,借產品高于銀行存款為由,向王某推薦了“馬來西亞MFC”虛擬貨幣,并宣稱MFC社交理財項目,屬于馬來西亞某集團旗下平臺,保證每年能獲得50%-400%的收益。王某出于對朋友信任,其開戶和管理均由陳某代為操作,后獲悉“馬來西亞MFC”屬于典型的龐氏騙局,發現時自身及家人損失已達100萬元,遂報案。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陳某的行為,構成集資詐騙罪及組織傳銷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警示:非法集資往往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虛構項目或企業,通過欺騙手段吸引投資者投入資金。許多人在貪欲的驅使下,落入了犯罪分子精心設計的非法集資陷阱。
案例二:李某隱瞞公司沒有真實車輛交易的事實,通過網絡汽車眾籌平臺、微信群和QQ群,向社會公眾公開發布虛假的汽車眾籌項目等信息,采取承諾高額還本付息等手段,騙取集資參與人信任,誘騙集資參與人向網站的汽車眾籌等項目投資資金。后李某將大部分集資款項用于返還高額利息。經事后統計,被告人李某非法集資共670余萬元人民幣,造成投資者經濟損失500余萬元人民幣。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的行為構成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三個月,并處罰金六十萬元。
對于上述案例,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溫馨提示:任何違背價值規律的投資,都是一場空歡喜,面對各種理財宣傳信息及誘惑,投資者要冷靜應對,審慎分析,全面評估投資潛在風險,保護自身財產安全,共同維護良好的投資環境。(田健)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