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時代,投資有沒有“新招數”?
近年來,存款利率下行,資本市場波動加大,行業輪動和風格切換更加快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意識到,單一資產配置無法在市場大周期中獲得穩健收益,大類資產配置的重要性逐漸深入人心。
而既能投資債券又能低倉位配置權益資產的“固收+”策略產品,因兼具債、股雙重優勢,進可攻、退可守,受到了更多關注。
何為“固收+”?
一般而言,“固收+”策略將債券作為底倉資產,并配置股票、可轉債等資產力爭收益增強,以追求一定波動下的長期表現。通常來看,較常見的“固收+”產品主要是以下三類:一級債基,屬于債券型基金,不能直接在二級市場上購買股票、權證等,但可通過投資于可轉債轉股來間接持有股票、權證等權益資產,一般權益資產占比不高于20%;二級債基,不僅可以持有可轉債,也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整體權益資產的占比也不能超過20%;偏債混合型基金,屬于混合型基金,跟二級債基一樣,既可以持有可轉債,也能進行股票二級市場交易,權益資產倉位通常不超過30%。
以較為常見的“固收+”產品——二級債基為例,過去20年,股市和債市都經歷了數輪牛熊更替,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指數的累計漲幅為375.90%,高于中證全債指數158.92%;年化波動率為5.27%,好于萬得全A指數26.56%;最大回撤為-12.02%,也好于萬得全A指數-70.59%,體現出“固收+”類的產品,在通過股債合理搭配后,給投資者的投資體驗相對更佳。對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而言,“固收+”產品或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
資產配置中的較優解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固收”打底,疊加少量“權益類”,通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力求增厚產品收益,以實現長期資產增值的目標,這就是“固收+”。
值得一提的是,從“老五家公募基金”到“固收大廠”,博時基金在“固收+”產品上也實現了較為全面的布局。
博時基金依托強大的固收投資體系,構建了豐富的“固收+”產品矩陣,從低波型“固收+”(目標權益中樞為0-15%左右)到平衡型“固收+”(目標權益中樞為15%-30%左右),兩類產品權益倉位呈現逐步提升的狀態,確保產品具有鮮明的風險收益特征。
按照風險收益特征與權益策略倉位,“固收+”產品線可以說填補了從純債到股票兩大類資產中間的空白地帶,通過股債靈活搭配,創造出低波型、平衡型等不同策略組合,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固收+”產品的優勢正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逐步成為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老牌固收實力派 實力護航
“固收+”產品運作,核心來說比拼的是兩種能力:1、大類資產配置和相對定價能力;2、各類細分資產的定價能力。
股債等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和節奏,決定了“固收+”產品最基礎的風險收益特征,對于組合的運作至關重要。“固收+”產品可選擇的細分資產主要包括利率債、信用債、轉債和股票等。
博時基金對于利率債走勢的把握、對于信用品種價值的挖掘和信用風險的控制、對于轉債和權益類資產的定價有著完整的體系與獨到的理解。
博時基金堅持自上而下為主線,注重基本面與資產價格的相互印證,高度重視定量分析與量化工具的應用,能夠對利率的走勢有全面的分析。
具體來看,信用債方面,博時信用研究體系緊扣信用主體的基本面,強調信用主體的長期存續能力,從產業、城投、金融等不同屬性的信用債出發,針對不同風險設計評級方法及模型,結合行業中觀趨勢分析、信用市場估值分析,從信用評級、信用對比、信用定價和信用策略四個角度支持信用債的投資。
轉債方面,博時基金一方面通過自上而下的視角,對于轉債進行了各種指數的構建,能夠有效刻畫行業風格和市場特征,能夠有效預判轉債市場的整體機會;從自下而上的維度,建立了與內部權益部門和外部賣方的定期溝通的協調機制,成立了專門的轉債投資小組,整合內外部的資源,來把握轉債的個券機會。
股票方面,博時“固收+”股票資產投資追求長期絕對收益,重視自上而下的宏觀風格選擇、中觀行業判斷與方向框架構建、以及與博時整個投研一體化團隊高頻溝通,在資源互補的基礎上選擇高風險收益比投資標的。同時通過倉位控制、不同倉位設置、靈活適度交易等方式,守住“固收+”底蘊。
股債布局時的“攻守有道”
孫子兵法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勝而后求戰,這或許就是優秀“固收+”產品的詮釋:首先力爭取得正收益,其次追求更高的超額回報。
實際上,“固收+”投資涉及多種資產和策略,需要充分發揮平臺合力優勢,高效溝通配合。借助“固收大廠”博時基金的平臺,不少優秀的“固收+”產品和管理人脫穎而出。
2024年,博時基金旗下共有10只固收+產品在同類中排前1/2,不負眾望,砥礪前行。在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張李陵,一位在“固收+”領域深耕多年的老將,這10只產品里,有5只產品,他都擔任了基金經理。
比如博時基金旗下拳頭產品,博時恒樂基金,其A類、C類2024收益率分別為9.63%、9.18%(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8.21%),在同類中分別排前7%分位(28/443)、前6%分位(25/435)。并且,博時恒樂基金自2022年成立以來,其過往每會計年度其均取得正回報。其基金經理正是老將張李陵。
資產配置時,張李陵推崇在股債中尋找性價比高的資產進行布局。權益方面,他會積極地參與權益市場的投資機會,精選風險相對更小的品種,在合適的時點參與,力爭獲取收益。同時靈活配置債券,對沖組合的尾部風險,爭取提升組合的夏普比率。他在管理時將維持相對積極的久期,在權益和債券之間做好風險平衡,力爭降低組合波動。
博時“固收+”團隊人才輩出,通過多種策略匹配不同類型投資需求。比如博時混合資產部基金經理、博時可轉債投研一體化小組組長高暉,他在可轉債個券基本面研究、可轉債定價模型、可轉債策略投資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以“風險控制、價值投資”為核心投資理念,強調投資的長期性、穩健性和研究的深入性。同時,注重風險控制和組合回撤,追求風險調整后的超額收益。
又如混合資產部基金經理靜鵬,追求長期復合收益,淡化短期業績排名。他追求投資方法的一致性,力求不產生風格漂移;追求收益與回撤的平衡,注重持有人體驗。股票投資方面,自下而上選股,注重生意模式、自由現金流、股東回報及成長性;操作上偏左側,根據估值和趨勢調整個股。
還有混合資產部基金經理史霄鳴,他崇尚通過自上而下策略與自下而上策略的平衡,來實現組合構建的收益與波動率的平衡。并且,從貨幣-信用框架出發,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價格、過剩流動性等因素,構造了六周期模型,來指導大類資產配置。注重尋找在合理價格上具有較高成長潛力的股票。
另有混合資產部基金經理謝澤林,根據宏觀環境(經濟周期、貨幣流動性、利率水平)決定股票倉位水平。行業方面,選擇景氣處于上升周期前半段的行業加大配置比例。具體到個股,注重從商業模式、競爭優勢、產業趨勢三大維度進行選股,中長期主要掙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錢。
博時基金始終堅持“做投資價值的發現者”的投資理念,依托專業投研、產品和多元化資產配置工具,持續向客戶提供全面、綜合的資產管理服務解決方案,全力滿足各類客戶的資產配置需求,以實現客戶長期財富管理的目標。
當前A股市場市場處于國內經濟數據與政策的空窗期,短期走勢或將相對偏震蕩,對于糾結市場后續表現的投資者而言,“固收+”產品憑借其進可攻、退可守的特點,或是一個相對較佳的選擇。金萍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