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基金姚晨曦:擁抱超萬億美元的“時代機遇”
姚晨曦,復旦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曾任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二級分析師。2009年5月進入中海基金,歷任分析師、分析師兼基金經理助理、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現任公司權益中心副總經理兼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權益投資副總監、基金經理。
2016年4月至2021年7月任中海滬港深價值優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5年4月至2024年9月任中海消費主題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5年4月至今任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1年6月至今任中海信息產業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2年9月至今任中海新興成長六個月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中海環保新能源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4年6月至今任中海積極增利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人工智能產業鏈逐步成熟
人工智能已被諸多頂級科學家和專業機構定義為引領人類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龍頭力量,有望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的核心產業,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創新的關鍵驅動力。
據中信證券測算,2025年全球AI算力芯片市場規模或接近3000億美元,服務器市場規模或達到6000億美元以上。另據中研網市場調研數據,全球大模型市場規模預計未來6年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近50%,到2028年預測規模達1095億美元,人工智能全產業鏈規模預計將超萬億美元。
我國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到“十四五”規劃均將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定位為國家戰略,且我國對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規劃已完成了從重視發展技術到促進產業深度融合的變化。
近兩年,人工智能板塊的業績表現也較之A股和H股最具代表性的科創指數具備彈性更強、行業beta更高的特點。
從投資全景圖(見下圖)來看,AI大數據模型產業鏈分為上游(硬件算力)、中游(軟件模型)、下游(落地應用),上游主要包括算力和數據,中游主要是大模型技術(即軟件服務)和數據服務,應用層主要分為應用產品和應用場景。

作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中國AI產業的巨大潛力正逐漸展露無遺,其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已化身為全球AI產業的領航燈塔。
掘金“AI+大數據”
可以預見,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將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的核心,數字化將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這次工業革命的爆發速度可能將超越所有人的想象極限。
據悉,由中海基金權益投資副總監姚晨曦親自管理的中海信息產業混合(A000166,C018848),其投資方向正是以“AI+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重點關注電子、通信領域的投資機會。2024年三季報顯示,該基金三季度繼續重點配置以光模塊、PCB(印制電路板)和服務器為代表的算力產業鏈,但整體倉位進行了明顯控制。季末,隨著市場的復蘇重新增加了倉位(詳見下表)。姚晨曦還在該三季報中透露,“隨著市場情緒的好轉,四季度我們會更加積極地尋找產業鏈邊際改善帶來的機會”。

海通證券基金業績排行榜(偏股混合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海信息產業混合A最近兩年收益率的同類排名為54/380。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