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園區三十載 風華正茂再出發 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繼往開來譜寫服務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1994年,乘著中新合作的東風,伴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吹著蓄勢騰飛的號角,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應運而生,從此,與工業園區攜手共命運、同心促發展、一起向未來。
三十載勇毅前行,譜寫華章。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三十年來,作為首家進駐園區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服務園區2萬多戶實體企業客戶、108.29萬個人客戶,為該行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三十年乘風破浪,揚帆啟航。今天的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坐落于園區湖東CBD,黨委領導班子堅強有力,干部員工勤勉敬業,特色業務全面開花。近年來,該行搶抓總行級并購金融中心落地蘇州的機遇,積極服務蘇州新產業的發展。精準滴灌戰略產業集群,助力提升園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
三十年砥礪奮進,鑄就輝煌。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成立以來,獲新中國70年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總行級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文明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優秀合作銀行、蘇州工業園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創新獎等多項榮譽,建設全國首家生物醫藥特色網點——建行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支行、全國首家新能源汽車金融主題網點——建行蘇州工業園區營業部,其穩健經營能力和品牌形象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作為園區發展的實踐者、見證者和受益者,親歷一項項政策從無到有、一輪輪實踐破冰推進、一次次飛躍橫空問世,自身也從最早入駐園區的金融機構,成長為助推蘇州打造金融開放的新高地。探究其成長密碼,就是始終牢記國有大行的使命與擔當,以“園區經驗”創新驅動,在區域市場打響特色服務品牌,走出一條差異化、特色化經營之路,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闊步前進。
因改革而興 因開放而強
三十年前,根據國務院的批復,蘇州工業園區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設成為與國際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高水準的工業園區。
三十年前,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掛牌成立時,辦公地點是在市區帶城橋路上的滄浪辦事處騰出來的幾間房間里。當時東環路以東的工業園區啟動區還是一片河汊交錯、盛產菱藕“水八鮮”的湖塘沃田。“建設銀行,建設新天堂”,這是建行的前輩們用汗水樹立的建行形象。一條條泥濘的田埂,一片片低洼的沼澤,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的前輩們騎著自行車風里來雨里去,穿梭于絲瓜棚、玉米地、茭白蕩。他們擔負著建設銀行的使命——扎根園區,服務園區,與園區共成長。
作為承擔園區開發建設和產業發展重任的主力軍,園區國企始終是園區建行信貸投放的重點方向。即使在信貸規模緊張的情況下,建行也想方設法優先保證園區重點項目的開發建設。鄰里中心、博覽中心、李公堤、納米城、物流產業園、生物產業園、科技園、文化中心、綜保區綜保大廈、騰飛科技園、蘇大兒童醫院、豐隆中心、奕歐來、月亮灣CSSD總部大廈、圓融時代廣場、圓融星座、蘇州中心、沙湖股權投資中心、信息港項目、獨墅湖世尊酒店、金雞湖大酒店、凱賓斯基大酒店、斜塘老街等知名商貿、科技、旅游、服務項目均得到了園區建行的信貸支持。像1998年,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支持園區標志性重點工程——唯亭互通立交連接段工程。該工程在籌集資金階段,該行積極向總行申報、組織資金,2億元項目貸款及時到位。工程施工過程中,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到離支行20公里以外的工程指揮部開展上門服務,有力地保障了工程的順利竣工,得到了多方好評。
園區開發以來,建行積極把握房地產市場脈搏,以區內優質房產公司和主流樓盤的囊括式合作為目標,以土地拍賣、立項競標等為切入平臺,以充足的房開貸為支持,編織完整連續的服務鏈,打響了房地產金融業務品牌,占據區域房地產領域份額領先的優勢。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注重發揮房貸業務公私聯動、互相促進的效應,大力發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園區房產市場從開發初期寥寥無幾的樓盤到現在穩居蘇州領頭羊地位,該行一直伴隨左右,為其發展的每個階段提供精準的金融服務方案。
改革開放既要放眼全球、積極借鑒優秀實踐,也要立足實際、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積極履行大行擔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 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提供高質量、高效率、有溫度的線上線下服務;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帶著員工做公益、帶著客戶做公益、帶動機構做公益,融合業務做公益,全面履行企業公民責任,助力百姓美好生活;圍繞社會痛點,創新產品與服務,開放共享金融資源;根植園區資源稟賦和發展特色,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優做好“五篇大文章”,以高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蘇州園區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內涵。環金雞湖區域,摩登現代,高樓林立,這里集聚了蘇州大市數量眾多的銀行業各級機構、集聚度全省最高的外資金融機構以及數量全省第一的外資銀行……金融機構各類功能性總部和創新業態精準式集聚,有效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級,與此同時,競爭充分的金融資源供給顯著降低了園區企業融資成本。展望未來,擴大開放有底氣,更有能力。
在改革中成就事業,在開放中實現升級。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牢牢抓住蘇州金融開放和園區發展重大機遇期,發揮總行級并購金融中心作用,圍繞參與投資,創新場景模式,解決企業資金需求。充分發揮集團資源整合者和資金組織者優勢,為投融資兩端客戶精準畫像、精準匹配、精準對接,構建針對股權投融資的全品類、全市場、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四全”服務生態。深化支持園區“2+4+1”特色產業體系,積極實踐先投后貸、先貸后投、投貸并舉等多種投貸聯動模式,以投貸一體化方式多渠道提升股權投資效能,促進園區科創企業快速發展。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 新作為開啟新局面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讓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更加精準有效,使金融資源更加公平可得,是新時代擺在每一個金融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
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生物醫藥產業是近年來蘇州市政府著力打造的“一號產業”,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堅持“金融+生物醫藥”主題,整合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醫藥企業、投資機構、科研院所等優勢資源,布局物理網點的全新環境,將建行蘇州自貿區支行精心打造為全國首家“生物醫藥產業特色網點”。該行不斷完善金融服務,大力支持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代表的科創企業發展壯大,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獲評2024年蘇州銀行業協會“蘇城十大特色網點”。
科技金融內外賦能。“科技易融”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并不斷更新迭代,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體系、全周期金融服務體系、多元化生態聯盟體系三大支撐體系;發揮總行科技型企業政策優勢,建立科創企業目標庫,實時跟進對接,提升綜合服務力;圍繞科創企業四個發展周期,制定對應的服務策略、適配金融產品、風險把控措施。無科技、不金融,以科技和數據向業務、客戶和社會賦能漸入佳境。
綠色金融底色增亮。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聚焦綠色金融發展,加快構建“1+1+N”雙碳政策體系,通過政策創新、要素集聚、擴大開放和優化環境,不斷探索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路徑。2024年5月,該行牽頭成功為蘇州恒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銷發行2024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規模5億元。此外,在生活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廢氣(物)治理等項目方面為垃圾分類產業鏈企業提供了專業的產品和服務,推動園區發展成為全球ESG發展的新高地。
普惠金融引領市場。“廠房快貸”“合作社快貸”“裕農快貸”……“建行惠懂你”App是建設銀行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生物識別等技術應用,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普惠金融客戶打造的24小時線上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為加大對擬步入量產階段的生物醫藥等產業的資金支持,推動新興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與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合作開展“扎根貸”業務,該業務通過“資金池+銀行”的風險分擔模式,對擁有較強創新性、較高科技水平和良好市場前景的科技型企業進行貸款支持,累計為79家企業提供綜合授信約34億元。
數字金融扎實推進。業務、數據、技術三大中臺建設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多項指標同業領先,運用數字化經營打法與工具,以“建生態、搭場景、擴用戶”的數字化經營思維,圍繞重點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精準施策,為產業鏈企業量身定制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以產業鏈上下游真實交易為基礎,將金融活水由產業鏈直接觸達終端客戶,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和供應鏈協同能力,為鏈條中的小微企業開辟一條方便快捷的融資通道。
養老金融品質提升。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整合集團內外資源,打造園區“養老金融專業銀行”,構建一體化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優化生態圈建設。發揮“勞動者港灣”惠民服務優勢,優化老年客戶到店服務,線下渠道持續提升適老化服務水平,運用數字化經營能力構建養老服務線上專區,加強轄內養老機構綜合服務。持續推進網點適老化改造,完善無障礙服務建設,爭創適老標桿網點,打造敬老助老的優質服務氛圍。
蹚新路、開新局、謀新篇,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緊抓工業園區提出的“加快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的重大機遇,為園區打造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力軍、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美好事業接續成長 砥礪前行久久為功
從一張藍圖起步,以產促城、以城興產,園區走出了一條產城融合的發展之路,樹立了一座現代化新城的建設標桿。作為蘇州全市的金融高地,園區積極營造活躍的金融開放創新氛圍,不斷深化“金融首創在園區”的品牌。園區建行,見證了園區金融業穩健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效,寫好優質金融文章、交出創新答卷的征程已然開啟。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面對培育新質生產力這一命題,不僅要緊扣頂層設計,更要迎接更多的產業項目落地。當前,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聚焦“1030”產業體系建設,持續發揮蘇州建行轄內生物醫藥產業特色網點、集成電路特色網點的示范效應,進一步發揮其基地作用,豐富產品多元化,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圍繞先進制造業產業發展,用好省市重大項目、增資擴產、工業上樓、設備更新等重點項目名單,不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力現代化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供應鏈創新產品獨有優勢,支持服務機器人、新能源及汽車電子等重點產業鏈的龍頭核心企業更好發展,加大專項信貸資源配置,解決上下游產業鏈融資難點。
回望來路,極目新征程,統籌發展與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初心”和“使命”成為穿越迷霧的制勝法寶。該行胸懷“國之大者”,時刻與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初心本源,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使命,積極推進金融改革發展與金融科技應用深度融合,用新金融的手術刀破解百姓急難愁盼問題。
站在而立之年的關口,蘇州工業園區迎來了跨越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期。三十年間,建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緊跟國家戰略,永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與時代浪潮同頻共振,跨越一個個重要坐標。扎根在初心上、成長于使命中、綻放于新時代,在時代特色與創新發展的交相輝映中,一幅譜寫“服務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盛景圖正徐徐展開。
建設銀行蘇州分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