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基金:布局市值管理“標桿”,把握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2024年12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市值管理目標為“著力提高上市公司發展質量,切實發揮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引導上市央企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切實維護投資者權益。
近些年來,國資委、證監會等各部門陸續多次發布市值管理政策,旨在提升央國企上市公司市場認同度,穩定資本市場估值,進而激發其發展新機遇,同時也為資本市場“擁抱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優質配置標的。本次《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高度重視控股上市公司市場價值表現,規范有序開展市值管理工作,以更有力的行動舉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以近期煥新升級的上證180指數為例,該指數樣本大市值特征更為突出,央國企“含量”相對更高,不僅是一鍵配置滬市核心資產的好標的,更能有效把握央國企市值管理要求帶來的投資機遇,中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引導持續穩定分紅,彰顯優質龍頭“硬實力”
《意見》指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應“牢固樹立投資者回報意識,保證各類投資者共享公司發展成果”,根據自身企業特征和實際經營狀況,增強現金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增加現金分紅頻次,優化現金分紅節奏,提高現金分紅比例;同時,提升利潤分配政策透明度,保障中小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獲得感。
央企具有典型的高股息特征,其分紅能力及積極性均遙遙領先。2023年,央企分紅總額達1.04萬億元,占全市場分紅總額的47%。分紅的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不僅可提升央企上市公司自身價值,也為投資者帶來良好的持有體驗,有助于培育投資者長期投資信心。
上證180指數攬括經營穩健、現金流充裕的央國企藍籌股,本次定期調整樣本后,該指數成份股中有123家央國企,合計權重近七成,在同類型寬基中相對領先,且覆蓋滬市各細分行業優質龍頭,有望把握本輪政策紅利,持續提升業績表現及基本面情況。同時,上證180指數成份券具備較穩健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優勢,過去一年分紅總額約為1.02萬億元,在滬市分紅總額占比約為76%,指數分紅表現較為優秀;截至三季報,指數ROE(平均)高達8.02%,后續作為市值管理排頭兵,有望持續提升分紅及利潤水平,為指數投資帶來更為穩定的收益增厚機會。
回購增持工具加持,多措并舉提振價值
《意見》第七條指出:中央控股上市公司應“建立常態化股票回購增持機制”,提升對市場波動或連續下跌等特殊情況的應對能力,“穩定市場情緒,有效維護上市公司市值”;嚴格規范減持行為,將長期破凈納入年度重點工作,旨在提振投資者信心。
回購和增持是支撐投資者信心、穩定股價的快速反應工具,在國內外資本市場已得到充分運用。隨著央行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的推出,上市公司資金成本實質性降低,將更有動力參與回購增持。其中,央企整體回購增持意愿較強,今年下半年已有17家央企公布回購計劃,23家公布增持計劃。在相關政策的引領下,央企必將起到帶頭作用,成為運用股份回購、增強市值管理的重要主體,踐行常態化回購增持、長期破凈市值管理等措施,有效避免市場“炒小炒爛”,引導市場回歸價值投資。
上證180指數涵蓋滬市優質央國企上市公司,在回購增持方面同樣體現標桿作用,2023年指數成份股的年度回購金額合計占滬市A股的比例達40%,2024年以來回購總金額217億元,也已超去年全年的178億元。納入具備積極回購意愿的上市公司,將助力上證180指數為投資者創造更好的股東回報,實現更為穩健的收益。
關注企業長期價值,把握高質量發展機遇
《意見》強調上市公司“進一步健全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的信息披露制度”,提升自主披露意愿,優化披露信息質量,并在日常經營管理實踐中納入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理念,“切實維護企業形象和品牌聲譽”“在資本市場中發揮示范作用”,要求央企加強輿情信息收集和研判能力,注重上市公司透明度,關注影響企業價值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因素,進而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上證180指數編制方案升級后,對成分股制定了明確的ESG篩選要求,剔除中證ESG評價結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證券,極具前瞻性。隨著被動指數基金的規模化發展,其對個股的定價和約束作用會越來越強。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資本市場的發展、投資者認知的提升,納入ESG負面剔除將為上證180指數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目前,興業上證180ETF(530683)正在各渠道火熱公開發售中。 曉薇
數據來源:Wind。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材料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