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金融機構凝心聚力書寫“五篇大文章”
自去年10月末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迄今已一年有余。《大眾證券報》記者獲悉,江蘇地區各級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創新頻出,舉措不斷,通過調整組織架構,加大資源傾斜力度,全方位服務江蘇地區經濟建設,為構建江蘇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金融力量。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蘇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4萬億元,高于浙江、廣東,居全國第一;各項貸款新增2.2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3.6個百分點,同樣居全國第一。其中,制造業、基礎設施和綠色貸款均取得較快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余額增速在各行業中最高,同比增長44%,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33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
另有數據顯示,通過持續在全省范圍開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專場活動”,截至11月20日,江蘇已通過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走訪摸排企業5.7萬戶,納入申報清單企業4.8萬戶,納入推薦清單企業4.4萬戶,銀行為推薦清單內企業累放貸款578.6億元(數據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監管局)。
記者同時了解到,南京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實踐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66家科創金融專營組織和18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已形成“機構專營、模型專設、服務專業、產品專屬”的服務格局,金融機構創新推出科創金融專屬產品200余款,試驗區獲批以來,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增加近700億元,綜合貸款利率降至3%以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額突破256億元,新增科創票據、科技創新公司債等直接債務融資超過290億元,私募股權基金活躍度居全國第6,新增5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位居全國第五(數據來源: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第一篇 科技金融
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被置于首位,足以說明其份量之重。金融機構通過加快發展科技金融,能夠引導更多的金融資源流向科技創新和科技型企業,進而推動我國大力發展科技產業,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和提高國家競爭力。
代表機構>>>>>>
★工商銀行蘇州分行★
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蘇州工行多措并舉已為蘇州市1.4萬家科創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融資客戶超3000戶,融資額500億元,貸款凈增近百億元,增速超同期各項貸款。
一是多層次構建專營機構。早在2020年就設立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與科技支行,是系統內第一批成立的四家科創專營服務機構之一,形成了“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支行、轄內各行”1+1+N專營服務布局,強化服務便利觸達。同時,與市工商聯簽約共建“蘇州市民營經濟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聯動蘇創投搭建200億元科創基金投向蘇州“1030”產業體系,加快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二是多維度提升專業服務。科技支行圍繞蘇州“1030”產業體系設立四大產業團隊,形成以產業投研為支撐的專業化客戶服務機制。全行設立“1030”產業研究小組開展新興科技領域行業研究,同時聯合外部數據智庫運用大數據AI技術,研發推出“自動化盡職調查”系統,提升服務效率。三是多元化創新專屬信貸服務。搭建綠色審批通道,專設科創企業模型,創新優化審貸理念從“看過去”轉變為“看未來”。今年以來,累計為超百戶企業授信超40億元,其中60%企業仍在研發階段尚未盈利,70%為科技型中小企業,70%為國產替代、新興行業客戶,且均為信用方式。
推出的科創企業產業鏈孵化貸產品,通過引入產業鏈孵化模式來評估技術的先進性,突破了傳統債權融資思路,產品自今年年中發布以來已與近20余戶行業龍頭簽約合作,成功服務企業近30余戶,合計授信超4億元,其中有僅成立三個月就為其核信的企業,也有未盈利且無經營性現金流的客戶。
★中信銀行蘇州分行★
中信銀行蘇州分行有力發揮“中信企業家辦公室”創新優勢,協同中信集團在蘇各子公司,深耕科技金融,以高質量的綜合金融服務,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具體工作中通過掛圖作戰,分層經營,聚焦上市、擬上市、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科創金字塔頭部企業,堅持“做早、做小、做精”理念,助力創新型企業成長。
截至2024年6月末與蘇州地區上市公司合作覆蓋率超過90%,在系統內率先實現前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服務全覆蓋,前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合作覆蓋率超80%。
目前,該行正在大力將企業家辦公室服務模式全面復制到各層級專精特新企業的經營中,打造“上市中心+科創中心+協同單位”管理推動新模式,在所有支行經營機構建立科創先鋒隊。
第二篇 綠色金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綠色金融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多家金融機構在助力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積極踐行ESG理念,堅定落實國家低碳轉型戰略,主動響應綠色產業政策導向,加大支持綠色低碳領域發展,綠色信貸業務規模與客戶總量均實現了快速增長。
代表機構>>>>>>
★江蘇銀行★
近期,江蘇銀行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在支持企業低碳轉型,助力綠色生活方面動作不斷。
12月3日,江蘇銀行徐州分行為江蘇徐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發放轉型金融貸款1億元,標志著江蘇省首筆鋼鐵行業轉型金融貸款成功落地。據了解,江蘇銀行致力于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發展,在業內率先發布《江蘇銀行轉型金融框架》。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構建了涵蓋鋼鐵等重點行業低碳轉型升級、低碳園區建設、企業節能減排等領域的轉型金融服務體系。依托數智化發展優勢,江蘇銀行自主開發了“蘇銀碳賬戶”、企業ESG評級等量化工具,創新推出了“ESG表現掛鉤貸款”“ESG低排貸”“碳賬戶掛鉤貸款”“綠色工廠貸”等系列產品,精準支持企業真正開展低碳和零碳等轉型活動。
近日,江蘇銀行還與青桔單車達成合作,在江蘇銀行App推出青桔單車的掃碼騎車功能,以實實在在的優惠活動,鼓勵更多市民選擇低碳出行,享受科技便捷。據了解,通過江蘇銀行App,用戶可以查看附近的單車位置,掃碼直接解鎖單車、電單車,江蘇銀行App用戶每周四可領取四張1.49元青桔單車騎行券,每人每月可領取1次。
江蘇銀行近年來致力于碳生活場景的建設與拓展,已構建公交、地鐵乘車碼服務,新能源汽車與電動自行車充電、交通卡NFC充值等服務場景,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助力城市交通綠色轉型,也促進更多市民選擇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
★工商銀行南京分行★
截至2024年6月末,南京工行綠色貸款余額1290.45億元,較年初增加297億元,增幅30%。從同業排名來看,南京工行的綠色貸款總量和綠色貸款增量均在四大行中排名第一。
南京工行基于總行關于綠色金融的頂層設計,將總行出臺的《關于加強綠色金融建設的意見》、境內法人客戶綠色信貸分類標準及管理辦法、《關于加強綠色產業金融服務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制度的指導意見與當地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提升綠色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適配性。南京工行大力支持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先后運作了江北新區地下空間、浦口科學城、秦淮區三十四標等一批環境提升及城市有機更新重大項目;大力支持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建設,落地了南沿江城際鐵路、寧長高速、地鐵1號線、3號線等一批重點項目;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重點支持了國電投、省國信、大吉環保等龍頭企業加速發展;大力支持生態環境治理,運作了橋北河道及防澇改造、江北新區污水處理配套等項目,積極推動鋼鐵、化工等高耗能行業環保改造;大力支持“綠水青山”建設,運作了南京國家農創園、無想山生態農業、牛首山、園博園、歸來谷旅游度假區等重點鄉村項目。同時,南京工行還積極參與綠色債券市場建設,今年上半年承銷發行的四行首單5億元綠色中期票據,為企業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8.37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0.94噸,減少PM排放261.45噸,節約燃燒標準煤310.11噸,取得了良好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第三篇 普惠金融
202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未來五年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等內容。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是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代表機構>>>>>>
★浙商銀行南京分行★
浙商銀行南京分行始終將支持小微企業作為工作的重點,在金融服務中切實踐行“善本金融”的企業理念。
針對某公司經營特點推薦的“供貨通”產品純信用貸款,無需抵押,全線上操作,放款迅速,貸款周期長,且僅用了5個工作日就高效完成了資料審核、風險評估、貸款審批等一系列流程。
結合地區產業特色,深挖行業痛點,創新性引入第三方專業監管機構推出的以貨物(大蒜)質押為主要緩釋手段的授信模式,有效解決了某地蒜區企業的融資難題,同時活躍了產業市場。
★中國銀行蘇州分行★
為走好小微企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蘇州中行建立工作專班,積極配合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該行還積極創新工作方法,一方面將常態化開展的“專精特新”企業拓展等各類工作與“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緊密結合,在市場對接過程中主動發掘、篩選潛力客戶,向政府工作專班推薦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優先支持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持續增強信貸支持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與各級地方政府專班緊密配合,優化資源配置,避免多頭重復對接,提升整體工作質效。為加快推進小微融資暢通落到實處,蘇州中行主動深入一線了解企業真實融資需求,充分講解線上線下各類特色金融產品,并根據企業實際經營特點和融資需求,為企業提供適配的金融產品和相應的申貸指導。
自小微融資協調機制工作開展以來,蘇州中行已累計觸達小微主體近3000戶,投放貸款資金超25億元。
第四篇 養老金融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金融賦能養老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金融機構通過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代表機構>>>>>>
★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
平安人壽2022年正式推出居家養老品牌“平安管家”,旨在為老年群體提供高品質的養老解決方案,為客戶及其家庭提供專業而有溫度的服務。據悉,“平安管家”能提供集“智能管家、生活管家、醫生管家”于一體的養老管家服務,通過養老管家幫助老人一站式對接“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10大服務場景,并建立了全方位的服務監督體系,為長者打造“老人舒心,子女安心,管家專心”的一站式居家養老建議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5月,平安居家養老已覆蓋全國64座城市,超5萬余名客戶體驗了居家養老服務。
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先后在南京、蘇州、無錫、南通、常州、鹽城、徐州、揚州開展平安居家養老服務,累計超7000余位江蘇客戶擁有居家養老服務權益。坐落于南京平安國際金融中心的居家養老展廳,內設樣板展示區、實景樣板間、智能設備及適老化設備體驗區,打造沉浸式體驗。自2022年10月投入運營以來,已有近5000人次前來參觀,為老百姓進行“敬老、養老、助老”的知識普及。
第五篇 數字金融
數字金融是金融機構適應數字化浪潮的關鍵切入點,也是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創新性地結合數字技術,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
代表機構>>>>>>
★工商銀行蘇州分行★
工商銀行蘇州分行積極響應數字中國、數字經濟建設大局,主動融入“數字蘇州”建設。比如通過與蘇州地方市場化數據平臺的統一接入和全周期合規化管理,完成產業集群市場化數據要素引入及內外部數據深度融合加工,為產業集群審貸策略拓展和風險預警監測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為科創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比如與蘇州醫保、獨墅湖醫院試點對接先診療后付費移動微信間聯模式,賦能智慧醫療發展新格局;深耕文旅板塊聚合收單業務,上線蘇州分行首個智慧景區項目“三水一宅”鄉村文旅項目,量身定制專屬的智慧景區金融服務方案;比如聯合昆山元宇宙產業園,共同推出同業首個“私人銀行數字空間”,運用元宇宙技術為客戶打造數字金融服務生態等。再比如落地系統內首家數字人民幣實驗室,建成蘇州首家數字人民幣特色支行,結合蘇州地區板塊地域特色,持續豐富數字人民幣運用的“蘇州場景”,獲評2023年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先進單位,累計落地30萬個數幣場景,累計交易金額超萬億元。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