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為“鑰” 解鎖效率 蘇州建行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近年來,建設銀行蘇州分行支持服務實體經濟,信貸投放呈持續增長態勢。與此同時,隨著監管要求的逐步提高、信貸政策的持續完善,信貸全流程不斷疊加拉長,業務規模增速與人員增長不匹配、業務長流程與新發展格局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資源下保證業務持續高質量發展?如何運用科技金融促進數字化轉型?該行圍繞中心工作,直擊當前對公信貸流程中“卡脖子”的難點堵點問題,在系統、流程、機制、平臺、服務模式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創新,推動成果向效果轉化,服務業務高質量發展。
聚焦痛點 破題新解法
保函,作為銀行傳統的中間業務,種類多樣,靈活適用于不同的交易場景和需求。不僅可以減輕借款人資金壓力、解決交易雙方互不信任等問題,促進交易的順利進行;而且保函業務具有低賠付率、高利潤率的特點,各家銀行競相爭搶市場份額。但保函業務對時效性又有著較高的要求,具有短、頻、快的特點。
“我們這家客戶的保函業務需求量很大,每天要開十幾二十多份保函,每一筆都要先提交到放款中心做合同,然后去跟客戶簽合同,再回到行里用印,提交放款審核的時候還要一份份掃描合同,實在太耗時間了!”面對一線工作人員的吐槽,蘇州建行創新推出保函承諾性額度總協議方案。該方案實施后,單筆業務全流程耗時減少1天左右,有效解決了基層反映的合同簽約、用印費時費力的問題。客戶也對創新服務贊不絕口,業務份額逐步提升,巔峰時合作業務占比提升15%、合作金額同業占比第一。
在創造了保函業務承諾性額度總合同的成功經驗后,蘇州建行又結合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特點,提出簽訂銀票總協議的方案,顯著提升業務流程效率的同時,也大量減少了合同紙張的使用和打印,粗略估計每年可節省10000份合同、160000張紙。
疏淤通流 業務加速度
蘇州,是享譽全國的經濟大市,是全國最大的制造業城市之一。近三年,蘇州建行對公信貸業務筆數年均增速超35%、金額年均增速超20%,而同期員工人數平均增速約為6%。當有限的人力資源增長在支持業務持續增長上捉襟見肘,如何運用金融科技,讓金融服務朝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發展?
為有效解決對公信貸業務效率問題,更好支持實體經濟、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為蘇州發展亮出建行品牌,蘇州建行打破傳統業務流程壁壘,精準定位問題解決切入口,引進新技術、新引擎,構建“PRE新一代”分行特色平臺——云信貸工廠。
項目通過平臺化實現“一窗融合”,將分散變聚合,解決系統多問題;通過線下轉線上、配套手機App指尖辦實現“一趟不用跑”,解決跑路多、審批難問題;通過建立共享數據庫實現“一次錄入、全程共享”信息復用,解決填報多、退補多問題;通過搭建知識服務平臺實現海量文件快捷查閱,解決文件多、傳導慢問題。
“現在客戶對業務的時效要求越來越高,有時真的是爭分奪秒式的賽跑。以前要在五六個系統跑的流程現在一個就能搞定,也不用這里那里的等簽字,很多流程都能同步進行,讓我們在跟客戶談判時也更有了底氣,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流程納入云信貸工廠!”項目初上線就得到了基層客戶經理的一致好評,更有客戶經理稱贊“云信貸工廠”助力其普惠業務辦理量翻倍。
目前,云信貸工廠已上線的業務流程,其中近一半能夠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全流程審批,流程平均耗時可減少50%,對公信貸業務的流程一體化、審核智能化、管理數字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科技賦能 資金秒到賬
“某公司提供的貸轉存憑證上金額填寫的不對,需要重新提供一份才能放款。”接到通知后,客戶經理小劉趕忙聯系企業,讓企業重新出具了一份正確的貸轉存憑證,兩個小時過后,貸款資金終于成功發放至企業賬戶。因企業提供的紙質貸轉存憑證要素有誤,退回修改的情況長期、普遍存在。
為消除貸轉存憑證填寫有誤造成的流程反復,有效提升放款響應速度和客戶體驗,蘇州建行秉持守正創新精神,不斷在系統創新、服務創新上下苦功闖新路,助力總行成功上線“對公貸款自動放款”功能。
對公貸款自動放款的新突破,推動了會計放款從“人控”向“機控”的轉變。通過對業務流程和系統組件的形式改造、流程優化和智能替代,實現對公信貸客戶“貸轉存”環節的自動化處理,信貸資金1秒到賬。
同時,系統會自動生成貸轉存憑證和電子回單,無需企業預先手工繕制,借款人可以通過網銀、手機銀行、短信或柜面等方式及時進行查詢,在積極踐行“憑證無紙化”的同時,極大提升了客戶體驗。
未來,蘇州建行將始終堅守“金融為民”的初心,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縱深推進新金融行動、聚焦科技前瞻,在發揮我行金融科技既有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建設銀行蘇州分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