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基金新發紅利指數基金 聚焦滬深港三地市場高股息資產
2023年以來,國內市場高股息和低估值的資產表現較優,銀行、能源股持續受到追捧,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紅利類資產表現出色,超額收益明顯。同時在新“國九條”等政策指導下,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愈發注重投資者回報,分紅意識和分紅能力顯著提升,于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大勢之中更為紅利行情“添磚加瓦”。因此,在當前市場低利率環境下,高股息率的紅利資產為投資者提供了相對較高的穩定收益預期,值得持續看好。
錨定紅利資產長期投資價值,興業基金11月1日起在交通銀行、長江證券等渠道首發興業華證滬港深紅利100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代碼:A類021931;C類021932)。據悉,該基金跟蹤的標的指數“華證滬港深紅利100指數”是由興業基金與華證指數公司合作研發的定制類策略指數,該指數聚焦于配置滬深港三地市場的高股息資產,通過股息率加權方式篩選出具備穩定性和高股息特征的資產,并通過動量因子等策略強化指數收益特征。
據擬任基金經理樓華鋒介紹,“華證滬港深紅利100指數”創設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透明和有效的量化策略強化收益表現,并在滬深港三地跨市場布局分散單一系統風險,同時精選行業龍頭以剔除尾部風險。“我們在創設產品和定制指數時,參考了國內目前相關指數和被動型紅利產品的設計布局,取長補短,力爭為投資者創造較優的投資體驗。”樓華鋒說道。“當然,在投資的領域不會有完美的策略,也不會有完美的指數。一個‘聰明’的策略指數是可以不斷進化,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回報和更好的持有體驗,華證滬港深紅利100指數也將在每季度按編制方案和因子打分進行權重調整,并在每年對指數權重股和編制方案進行調整,以更好的適配市場環境。”
對于當前及未來的市場,樓華鋒表示,自9月24日政策轉向以來,市場信心得到了顯著提振,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為A股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同時,市場也在觀察和等待更多政策利好的落地及成效。從中期角度,他對市場持樂觀態度,特別對于紅利資產,他研判認為雖然短期內可能受到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動的影響,漲幅不及成長類資產,但從中長期維度來看,全球的利率水平有望繼續降低,紅利資產的估值仍然較低,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對于投資者仍然具有較大吸引力。 曉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