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A50指數更值得青睞?平安中證A50ETF規模率先突破70億元大關!
10月17日,中證A50指數ETF(159593)收盤凈申購超過6億元,日成交額超過10億元,規模率先突破70億元大關,達71.81億元,交易量、規模長期位居10只中證A50ETF第一。
從資金凈流入看,中證A50指數ETF近5天獲得連續資金凈流入。在平安中證A50ETF基金經理李嚴看來,近期市場在強勢反彈后進入短期震蕩,市場更青睞選擇具備高護城河的行業龍頭股。中證A50指數在行業均衡、超額收益、抗跌與彈性都具備優勢,因此資金流入意愿相對更強。
近期,隨著首批中證A500ETF上市交易,中證A50、中證A500和其它傳統寬基怎么選?同樣成為市場討論的話題。
行業均衡不偏科
在李嚴看來,中證A系列指數,與過去的指數在編制理念上有明顯不同,我們認為是一大進步。
首先,過去的指數以市值、流動性優先,按規模從大到小篩選,但忽略了行業均衡性,這導致一個問題:有的行業占指數權重過大,如果該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劇烈,可能整個指數的表現都階段欠佳。
比如,上證50和滬深300,大金融和食品飲料占比都較高,而我們投資寬基指數,通常希望能反映整體經濟的表現,不然為什么不直接去投資具體行業指數呢?
中證A系列指數的特點,在注重成分股質量的同時,更關注對行業均衡性的分布成分股對每一個行業基本上都有覆蓋,并且避免單一行業權重過高。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相比傳統指數,中證A系列指數中,最大的申萬一級行業權重,通常在10%或以下,不會超出很多。

(來源:Wind,截至2024/10/15)
由此,如果某些行業周期下行,但其它行業正處于上升期時,可以更好反映綜合情況,避免“嚴重偏科”。
以中證A50指數為例,相比滬深300與上證50,指數降低了對銀行、食品飲料等行業的權重,提升了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與醫藥的占比。行業分布廣,聚焦中國新經濟增長引擎,指數成分更具成長特征,更能代表新一代核心資產,因此,作為長期投資的選擇,中證A系列的潛力不容忽視,值得大家持續關注。
中證A50和中證A500怎么選
如何從中證A50和中證A500兩大指數中發行差異,挑選投資者適合自己的指數。在李嚴看來,不妨從龍頭聚集度、超額收益、抗跌與彈性、經營質量與分紅四個維度進行對比。
維度一:誰更聚焦?
從流通市值分布看,中證A50市值范圍為244億元到1.74萬億,平均市值為2380億元,中位數為1342億元,明顯高于中證A500指數,更聚焦大盤股。

(數據來源:Wind,單位:億元,截至2024/10/11)
雖然聚焦大盤股,但與上證50和滬深300不同,中證A50強調從各個中證三級行業中選取龍頭公司作為樣本,每個二級行業至少入選1家公司,重點體現了“精“的特征。
相比之下,中證A500由于選樣更廣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中證A50聚焦各行業龍頭的特點,把重點放在了“廣”上面。因此,中證A50更精更聚焦。
維度二:誰的超額收益較明顯?
一個精,一個廣,誰的表現更好?今年以來,隨著大盤風格走強,中證A50指數累計收益為18.76%,相對中證A500實現了5.31%的超額收益。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0/11)
從過往業績看,中證A50相對中證A500有明顯的超額獲取能力。2014年12月31日至今,中證A50指數年化收益為7.28%,相對中證A500年化超額收益為3.24%。因此,中證A50的歷史超額收益更高。
維度三:誰更抗跌?誰更具彈性?
從2019年到2024年,這5年的投資體會來說,我們認為投資體驗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通常上漲時問題不大,但如果回撤較大,可能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投資信心。
因此,上漲時表現較好,下跌時回撤較小的品種同樣值得投資者重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0/11)
從上圖數據來看,從2015年至今的10年中,中證A50有7年跑贏中證A500(紅色部分),且最大回撤小于中證A500。可見,與中證A500相比,中證A50上漲有彈性,回撤有韌性。
更聚焦大盤股的中證A50指數,竟然在上漲與下跌兩方面,都能表現的更好。我們通常會認為盤子更小的彈性更佳,但中證A50選出的龍頭公司,整體質量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實則超出了市場預期。
維度四:誰經營更穩定,分紅能力更強?
目前,由于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投資人關注的焦點也在變化。過去市場重點看的是利潤增速,但現在市場對分紅能力的重視程度也在顯著提升。
我們通常關注股息率高不高、企業經營質量穩不穩兩大方面。首先,經營質量不穩的公司,或難以穩定分紅。具體從企業營收能力看,截至2024年6月底,中證A50指數成份股營收同比中位數高于中證A500,體現了龍頭股的強韌性,是經濟下行階段依舊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代表;再從企業出海能力看,截至2024年6月底,中證A50成份股海外營收占比高于中證A500,體現了其龍頭成分股較強的品牌溢價和資金實力。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06/30)
其次,從股息率對比看,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證A50近12個月股息率為2.74%,高于中證A500的2.64%,體現出行業龍頭更強的分紅能力。(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9/30)因此,從企業經營能力、股息率高低來看,中證A50更勝一籌。
綜上所述,從聚焦龍頭、超額收益、抗跌與彈性、經營質量與分紅四個維度的對比中,中證A50略有勝出。
近年來,大盤風格的表現相對較好,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下去。首先,由于新一代投資者正越來越理性,國家也在引導市場高質量發展,導致目前投資者對企業質量的關注越來越高,單純的題材炒作難度加大。
并且,隨著國內經濟刺激政策的不斷推出,經濟回暖有望推動A股盈利復蘇。參考歷史經驗,龍頭白馬股在基本面上行階段有望跑出超額收益。
其次,隨著美聯儲降息,外資有望回流,利好行業龍頭股。中證A50在行業龍頭股的高集中度,有望帶來更高彈性,中證A50或許能繼續提供超額表現。
第三,作為底倉寬基配置的重要品種,投資者該怎么選?一是業績先行,中證A50指數在大中盤指數的橫向對比中,長期收益表現較佳。二是中證A50與中證500相比較,更能做好大中盤投資的定位,組合表現優于中證A500。三是從組合管理的角度看,中證A50的定位更加清晰,可以在組合管理中通過配置來熨平非系統性風險。
那么,如果要選一只中證A50ETF進行長期投資,該如何優中選優?答案是選規模大、流動性好、成立時間早的。平安中證A50ETF成立于2024年3月4日,上市時間為2024年3月12日,上市規模20億份,是同期同類中證A50ETF中上市時間最早,上市規模最大的產品。由于基金運行時間超過半年,在投資、交易、運營方面都比較成熟,可有效降低投資者申贖、交易、套利時面臨的風險。
截至10月17日,平安中證A50ETF(159593)規模達71.81億元,是首只突破70億元的中證A50ETF,保持同類規模第一;單日成交數據位居同類第二,產品流動性也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平安中證A50ETFETF聯接基金(A類021183、C類021184)也在場外渠道同步銷售中,為沒有開立股票賬戶的朋友們提供一鍵布局的便利。署名?
注:數據來源Wind;截至10月17日。平安中證A50ETF成立日期為2024年3月4日,上市日期為3月12日。最新規模指場內流通份額*最新基金凈值。以上同類第一指全市場跟蹤同一標的且上市交易的10只ETF產品中對應數據位列第一,平安基金根據交易所公開數據整理。
風險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及合法獲得的相關內外部報告資料,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對任何產品未來收益的任何保證,不代表對任何產品的投資策略、投資組合、投資回報及經營業績等的任何承諾和預期。未來的投資可能會因外部經濟狀況變化(如利率、市場趨勢和不同投資組合中的不同商業環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資策略)不同而產生較大差異。投資者不應以該材料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信息做出決策。請讀者僅作參考,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中證A50指數ETF及其聯接基金的風險等級為中風險(R3)。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請投資人關注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理性判斷市場,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