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漸次披露 基金公司上半年營收幾何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逐漸披露,一些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營收和利潤也隨之出爐。自從去年7月份中國公募基金啟動費率改革以來,基金公司的利潤或多或少的被壓縮,但另一方面,基金公司“自救”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幾家歡樂幾家愁
8月22日,西部證券發(fā)布的半年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西部利得基金公司的總資產為7.46億元,凈資產為3.94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9億元,營業(yè)利潤0.39億元,凈利潤0.29億元,而2023年上半年末,該公司總資產為6.42億元,凈資產為3.37億元,去年上半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3億元,營業(yè)利潤0.49億元,凈利潤0.37億元。同比來看,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xiàn)下滑,凈利潤同比下滑了21.6%。
利潤下滑的還有浦銀安盛基金。浦發(fā)銀行發(fā)布的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浦銀安盛基金管理資產規(guī)模為5303.88億元,凈資產為27.52億元。上半年,浦銀安盛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6.24億元,凈利潤1.33億元,相較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yè)收入6.33億元,凈利潤1.68億元,浦銀安盛基金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同比下滑了20.8%。
今年以來,權益市場震蕩偏弱,股民和基民虧損的不在少數,在此艱難的市場環(huán)境下,公募基金行業(yè)降費潮又一波接一波,基金公司想要保持增長或持平的利潤水平并不容易,于是各家開始“自救”。
南京銀行發(fā)布的半年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旗下鑫元基金的總資產為44.11億元,凈資產為34.46億元,今年上半年,鑫元基金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03億元,凈利潤0.9億元,相較去年上半年2.57億元的營業(yè)收入和0.53億元的凈利潤,鑫元基金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了69.8%。逆勢增長的背后或許與公司管理的公募產品的類型有關。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鑫元基金的公募管理規(guī)模為2084.29億元,其中有1242.12億元為債券型基金,815.11億元為貨幣基金,兩者合計占比98.7%。在股債蹺蹺板效應下,固收類產品占比大的公司或許更有優(yōu)勢。
此外,中信證券發(fā)布的半年度業(yè)績快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華夏基金總資產188.38億元,總負債60.17億元,公司2024年上半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6.69億元,凈利潤10.62億元,綜合收益總額10.69億元,而2023年上半年,華夏基金營業(yè)收入為37.11億元,凈利潤10.75億元,綜合收益總額11.08億元。同比來看,華夏基金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僅小幅下滑了1.2%。分析人士認為,華夏基金能保持如此業(yè)績,與其大力發(fā)展ETF業(yè)務有很大關系。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華夏基金非貨ETF規(guī)模約為4710.2億元,全市場排名第一。
基金產品管理費用縮水
伴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披露,公募基金的中報披露也拉開了序幕。截至8月22日,已經有中庚基金、招商證券資管、萬聯(lián)證券資管、華鑫證券、誠通證券和西南證券旗下的部分公募基金披露了中報,基金上半年的管理費用也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中庚基金旗下6只基金上半年的管理費用合計1.45億元,而去年上半年管理費用合計2.99億元,管理費下降了51.5%。其中,中庚小盤價值的管理費用下滑最多,該基金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用為0.24億元,而其2023年上半年的管理費用為0.61億元,同比下滑了61%。
分析人士認為,因主動權益基金規(guī)模縮水,以及受公募費率新規(guī)落地影響,基金的管理費用出現(xiàn)下滑會越來越普遍。參照海外發(fā)展歷程,行業(yè)降費是公募大勢所趨,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實施,是讓利投資者的重要體現(xiàn),公募基金公司或許需要考慮尋求立足于客戶需求的新收益增長點。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