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數字人民幣 蘇州建行打開服務新空間
揀貨出庫、裝車運輸、卸貨掃碼、確認簽收,這一氣呵成的操作之后,蘇州某餐飲公司中央廚房便完成了加盟門店當日食材的配送和貨款自動結算。這些都得益于建設銀行蘇州分行基于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針對中央廚房配送模式商戶創新構建的“物聯網+數字人民幣”智能貨運解決方案。
解決連鎖餐飲企業“痛點”
該餐飲公司作為蘇州地區餐飲業的一顆“璀璨明珠”,以其獨特的蘇式生煎包而聞名遐邇,深受食客們的喜愛。該公司的發展勢頭強勁,正以迅猛的速度在餐飲界嶄露頭角。為了確保每一位顧客都能享受到品質上乘的美食,該公司采取了中央廚房配送模式,這種模式確保了食品的新鮮度和一致性。
門店只需通過簡單的下單流程,即可向中央廚房發起訂單。菜品在中央廚房精心制作完成后,通過公司自建的高效冷鏈物流系統,直接配送到各個門店。這一流程不僅縮短了配送時間,也保證了食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和安全。在門店,菜品的驗收過程同樣嚴格規范。員工會進行細致的人工清點,確保每一份菜品都符合公司的高標準。此外,對于需要配送至特定地點的訂單,該公司也提供了自動化的簽收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了配送效率。
企業信息化、規范化和操作流程的標準化是該公司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通過不斷優化這些方面,該公司致力于提升整體運營效率,確保每一位顧客都能享受到無與倫比的用餐體驗。為了解決連鎖餐飲企業在企業管理、財務效率、人員負擔等方面的痛點,建設銀行蘇州分行在該公司完成了全國首個基于“物聯網+數字人民幣”的智能貨運物流項目全流程試點驗證,實現了數據實時收集上傳、智能合約自動判斷、訂單完成自動支付的全流程數字化改造,以數字金融支持傳統餐飲企業管理的智能化升級,為小小的蘇式生煎包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能。
探索創新“物聯+數幣”
早在2021年,建設銀行蘇州分行就在“物聯網+數字人民幣”領域提出“物物支付”概念,同年研發落地“智能電表”,并申請三項國家專利。2023年5月,該行被授予“總行級物聯網數字人民幣創新中心”稱號,進一步加速了分行探索“物聯網+數字人民幣”場景在B端應用的步伐。
“物聯網+數字人民幣”智能貨運項目,是通過介入真實貨運物流場景,借助物聯網技術,完成從揀貨出庫,到裝車運輸,再到卸貨簽收的全流程數據實時收集,為中央廚房配送模式商戶量身打造了一套數字金融服務方案。
企業根據自身實際需求,依托建設銀行蘇州分行數字化平臺的專業支持,通過改造冷鏈物流車輛,使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建立基于車輛的電子圍欄,用于實時獲取圍欄內溫度、濕度和行程軌跡等信息。同時,通過與企業平臺對接,結合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的交易即支付特性,“一鍵”就能完成全流程線上下單、發貨、配送、收貨等信息化管理,真正實現“物流”推動“信息流”,“信息流”推動“資金流”,“三流合一”的高效企業管理模式。
打開金融科技服務新空間
“這個項目是數字人民幣實踐的又一次突破。” 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使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后,我們公司實現了訂單的自動條件判斷和自動支付,無需人為操作,出庫、運輸、簽收記錄就能自動上傳系統,也無需再使用三聯單人工確認了。”
有了數字金融的加持,該公司門店從每月結算貨款變為了每日結算,資金沉淀大大減少,回籠資金速率有效提升。通過物聯網技術直接獲取貨物狀態,省去倉庫管理、物流管理中的諸多人工核對流程,從而減輕操作人員、管理人員的負擔。此外,還能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獲取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溫度、濕度、實時定位等,數據對買賣雙方公開透明,有效杜絕了“盲盒”式貨運。
在蘇州,類似該公司這樣規模的飲食行業有20余家,通過“物聯網+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模式都可以實現全自動貨物交割、貨款支付,全流程線上監管,能有效把控食材品質,保證食品安全。除了連鎖餐飲行業,在大宗商品、貴重物品等物流運輸行業,該智能貨運項目同樣具有廣闊的前景。
建設銀行蘇州分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