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板塊今年來漲幅居前 十大機構縱論銀行業下半年投資策略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在A股二級市場表現亮眼。截至7月5日的數據顯示,銀行板塊以19.2%的年內漲幅在30個中信一級行業板塊中居首,漲幅超出排在第二位的煤炭板塊接近6%。具體來看,42只上市銀行股中僅瑞豐銀行、西安銀行、蘭州銀行和鄭州銀行4只下跌,南京銀行漲幅最高超過了42%,成都銀行、常熟銀行、交通銀行、杭州銀行和渝農商行的漲幅都在30%以上。展望今年下半年,《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機構對于銀行板塊下半年的表現普遍持樂觀態度,認為資產荒背景下銀行作為類固收資產的配置價值仍在,維持對于行業整體“超配”的投資評級,建議沿著低估值、高股息、風險緩釋等路徑布局優質銀行個股。
高股息優勢驅動“大象起舞”
“我們認為本輪銀行股行情演繹的邏輯發生變化,經濟與基本面預期對行情的指示效應有所削弱,‘股息’與‘避險’成為主導行情的重要因子。”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指出,經濟溫和復蘇過程中,伴隨無風險收益率的下行和市場風險偏好的降低,低倉位、低估值、高股息屬性的銀行板塊成為了資金穩健配置的優選。
東莞證券分析師盧立亭在復盤今年以來的銀行板塊走勢后也表示,除了高股息驅動外,業績數據表現亮眼也是銀行漲幅領先的重要因素之一。他指出今年銀行股的上漲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階段一為年初至3月末,以逆周期調節政策驅動為主,運用降準、降再貼現利率、降息等政策端持續發力,提振投資者情緒;階段二為3月末至5月初,以業績驅動為主,業績優異的城農商行漲幅領先;階段三為5月初至今,主要以地產利好驅動為主,重磅政策“四箭齊發”,房地產貸款資產質量改善預期提升,提振銀行板塊估值。
民生證券分析師余金鑫則指出,盡管有著紅利邏輯演繹和市場預期修復的雙重驅動,銀行股的整體PB也僅修復到了0.56倍的水平,后續若業績逐步修復,估值也有望繼續回升。
優質區域行業績有望領先
“銀行凈息差預計仍將面臨一定壓力,但考慮到當前商業銀行凈息差處于歷史低位,從保持風險抵御能力和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長期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出發,凈息差繼續壓降的空間有限。”信達證券分析師張曉輝指出,未來在存款利率下調等政策呵護下,銀行息差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中信證券分析師肖斐斐也預計2024年底息差或回落至1.45%—1.50%的底部區間。業績方面,她預計今年下半年銀行盈利增速有望在低位逐步企穩,明年有望實現低個位數正增長。
廣發證券分析師倪軍則預計今年下半年營業收入增速保持承壓,利潤增速繼續向營收增速收斂,他預計今年上市銀行合計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變動-1.55%、0.99%。
余金鑫也在最新策略報告中指出,未來撥備反哺空間或有限,利潤增速或逐步向營收增速靠近。“預計2024年內上市銀行整體業績可能小幅波動,拉長筑底期,但部分優質區域性銀行的業績表現或仍領先于板塊整體水平。”
三條路徑布局優質個股
高股息、低估值和困境反轉,是機構們給出的銀行板塊選股思路。
銀河證券分析師張一緯指出,在經濟復蘇初期、利率下行的環境下,國有行超過5%的股息率和近三年維持在30%以上的分紅比例,優于市場各類資產表現,同時兼具防御屬性,在資產荒時期具備較高性價比。在個股層面,推薦關注工農中建交和郵儲六大國有行。
開源證券分析師劉呈祥則認為在監管引導平滑信貸節奏的背景下,今年二季度信貸有望同比多增,更加看好優質區域性銀行的估值修復,個股層面,推薦蘇州銀行、成都銀行、常熟銀行、江蘇銀行和瑞豐銀行等資負結構、客群結構占優,顯示出更好業績韌性的銀行。
平安證券分析師袁喆奇在中期策略報告中指出,目前針對地產行業的逆周期調節政策持續落地緩釋了市場對于涉房資產類業務的擔憂,特別是地產敞口相對較高的股份行或將更為受益于風險端緩釋所帶來的邊際效應,建議關注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等。記者 趙琦薇

十大機構的銀行業2024年下半年投資策略一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