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中考”大盤點:固收是“盾” QDII是“矛”
上半年A股市場漲少跌多,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成了資金的“避風港”。另外,受特殊因素影響而走強的QDII、另類投資品等成為了資產配置的上佳選擇。
弱市投資“固收”成防守
2024年上半年,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三大指數分別下跌0.25%、7.10%、10.99%,A股主要市場指數中僅上證50和滬深300取得正收益,分別上漲2.95%、0.89%。總體風格上,大盤相對小盤占優,價值相對成長占優。國內債券市場中,“資產荒”背景下,債市繼續走強,中證全債指數上漲4.31%,其中,中證國債指數上漲4.44%,中證信用債指數上漲3.27%,中證轉債指數則受權益市場影響下跌0.07%。
海外市場中,日經225、納斯達克和標普500指數上半年分別上漲18.28%、18.13%、14.48%,恒生指數取得3.94%的漲幅。海外市場的優異表現,使得基金市場中的另類投資基金和QDII基金表現較好,根據西部證券的統計,另類投資基金指數上半年上漲7.34%,漲幅第二的為QDII基金指數,上漲5.53%。國內基金市場呈現債強股弱的格局,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股票指數型基金指數、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收益分別為-5.64%、-5.41%、-5.33%,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混合債券型二級指數收益依次為1.42%、1.46%,混合債券型一級指數、中長期純債基金指數和短期純債基金指數分別上漲2.22%、2.38%、1.73%。
債強股弱的格局,讓固定收益類投資品成了資金的“避風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國境內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31.24萬億元,繼4月底總規模首次突破30萬億元后,5月底總規模再創新高,首次突破31萬億元。具體來看,債券基金、貨幣基金和QDII基金均較4月底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而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規模則出現小幅縮水。債券基金成為公募基金總規模增長的第一大主力,較4月底增加了3227.84億元,而從6月底的數據看,債基依然是第一大“功臣”,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債券型基金發行份額5368.75億份,占到發行份額總量的81.26%,成為上半年的發行主力。
資產配置“分散”很重要
一方面,對固定收益類投資品“趨之若鶩”;另一方面,資金對不斷走強的QDII、另類投資品等也“虎視眈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底,QDII基金份額為5409.23億份,資產凈值達到4798.92億元,而去年底,QDII基金份額僅為5220.36億份,資產凈值為4169.82億元。
從業績來看,QDII基金中,今年上半年表現最好的為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上半年業績33.71%,高于A股表現最好的宏利景氣領航兩年持有基金,后者上半年業績為30.19%。
有分析人士認為,資產配置的關鍵在于低相關性,比如部分另類資產和傳統資產相關性很低,甚至負相關,則可以起到很好的降低整體波動的效果。因此,另類投資也被稱為“資產配置皇冠上的明珠”。
對于后市,博時基金表示,近期A股市場偏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資者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當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間,資金通過ETF持續流入,對指數形成支撐,市場下行空間十分有限。穩增長基調下,政策進一步發力后,指數有望上行,中期看好A股行情,建議積極應對。結構上,考慮到當前宏觀環境仍是內需偏弱和海外流動性偏緊,高股息仍為中期主線,同時科技或有短期博弈行情。此外,海外流動性反復對黃金形成短期擾動,出于抗通脹、避險的目的,全球央行紛紛加大黃金儲備,中長期有利于金價。
基金配置方面,平安證券分析,當前權益資產處于高賠率低勝率狀態,市場情緒尚未回到樂觀區間,股市更多關注結構機會,建議增配防御類資產。風格上,價值風格有望延續占優,大盤風格相對占優,主題上關注科技。“固收+”基金建議關注偏穩健品種,債基關注短久期品種。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