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蘇州分行做精做深“五篇大文章”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為金融機構指明了服務實體經濟的明確方向,工行蘇州分行深刻領會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緊盯高質量發展關鍵詞,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做精做深“五篇大文章”。
助力科技創新
加大科技金融服務力度
針對蘇州"1030"產業體系的構建,蘇州工行聚焦集成電路、高端制造、生物醫藥和新材料四大關鍵產業,組建了四支專業服務團隊,構建了一套專業化的客戶營銷體系。今年5月末,向四大產業內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余額已達732億元。
該行還運用“科創指數”評價體系,針對科創小微企業客群創設了“科創企業貸”等產品,持續加大科技創新、發展專精特新的支持力度,累計向1518戶小微企業投放科創企業貸168億元。該行創新推出的 “產業鏈孵化貸”產品,已累計為近10戶孵化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投放超8000萬元。今年前五個月,該行科創企業貸款凈增76億元、增長率20%。
推進低碳轉型提亮綠色金融服務色度
蘇州工行聚焦蘇州綠色園區建設、綠色產業升級等重點工作,設立蘇州分行綠色金融發展委員會,持續完善綠色金融發展機制,積極探索碳排放、碳交易等新興領域綠色金融產品創新以及增信方式的創新。該行緊盯制造業“碳中和”“碳達峰”升級改造,加強對綠色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的信貸支持,國家能源集團煤炭利用技術開發、張家港工業危廢綜合處置等一批重要綠色信貸項目持續落地。
5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超1400億元,當年新增257億元,其中,科創企業綠色貸款占比8.95%,制造業企業綠色貸款占比31.17%,在打造“綠色金融實踐領軍者”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灌注金融活水
拓展普惠金融服務廣度
蘇州工行堅持服務“三農”,創新組織、產品、營銷和服務體系,依靠科技賦能和加快數字化轉型,形成了多層次、廣覆蓋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該行持續開展“工銀普惠行”青年先鋒行動,推動普惠金融“滴灌潤苗”走訪行動,2023年走訪“滴灌潤苗”小微企業4215戶,授信金額5億元。蘇州工行全力服務鄉村振興,設立普惠農村金融服務點(數字鄉村政務平臺)覆蓋40個鎮,聚焦新型農業主體、家庭農場、農戶等涉農客群,通過“種植e貸”“養殖e貸”以及各類小微信貸產品的本地適農化改造。5月末普惠涉農貸款較年初凈增28億元,“種植e貸”余額超1.4億元,覆蓋茶葉、水稻、螃蟹等多種農作物種植及養殖,為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蘇州樣板提供金融支撐。
聚焦銀發需求
提升養老金融服務溫度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精心打造養老金融服務是至關重要的。蘇州工行致力于塑造“蘇式好服務”的品牌形象,確保每一位老年客戶都能享受到周到、溫馨的服務體驗。該行全轄網點均已配備適老化金融服務設施,已有22家網點獲評江蘇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適老網點稱號,創建首個養老示范網點。以“工銀愛相伴”老年客戶品牌服務體系為引領,緊抓場景和生態建設,打造涵蓋養老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的綜合化服務體系,為個人客戶養老財富的獲得、積累、投資、消費、傳承提供專屬服務方案,不斷豐富養老金融內涵,為老齡事業發展注入工行智慧。該行密切關注養老項目及相關行業政策動態,利用固定資產支持貸款等信貸產品,滿足養老產業融資需求。截至5月末,該行養老產業貸款余額近4億元。
增添數字動能挖掘數字金融服務深度
做好數字金融是經濟轉型的必然要求。蘇州工行圍繞蘇州提升產業基礎結構、優化政府服務流程等特色數字化建設目標,因地制宜助力政務、民生領域數字化能力建設。該行以優質數字化服務賦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功落地蘇州市首筆“先診療后付費”清算業務,解決傳統就醫環節流程重復、耗時費力等痛點;完成蘇州太倉、相城等區域定向安置房票系統對接,配合政府部門實施公積金業務全流程輕量化改造,圓百姓住房夢;打造建筑、環衛等行業新市民的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切實保障老百姓合法權益,踐行國有大行使命擔當。
展望未來,蘇州工行將持續在學懂弄通做實的金融領域上下功夫,著力以金融的高質量發展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蘇州分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