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金融全力支持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為了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
與“新質生產力”一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還有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寫好“五篇大文章”。這也是今年來各大金融機構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優勢,全力做深做細的重要方向。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倡導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核心目的是通過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轉型。在此過程中,各級金融機構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支持企業通過設備更新實現技術革新、產品迭代、市場拓展;支持消費者通過以舊換新激發消費潛能、鞏固經濟向好態勢,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賦能“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一個“新”字,本質是通過創新打造先進生產力。
記者采訪獲悉,中國人民銀行蘇州市分行充分結合當地實際,將金融助力地方新質生產力發展擺在突出位置,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產業轉型等重點領域,指導金融系統立足產業需求,創新信貸模式,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打通“堵點”,注入“動力”。比如,配合蘇州市政府在地方層面出臺科創金融、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相關政策文件以及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聯合蘇州市委金融辦等在全市實施推廣“科創指數”融資模式,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開發并在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上線無抵押“科創指數貸”產品,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業務加快落地,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低成本跨境融資支持等。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已累計辦理科技型中小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業務7筆,金額1906.31萬美元;助推傳統產業轉型方面,持續推動金融機構實施金融支持“智改數轉”攻堅專項行動,發布融資需求、設備更新需求、優質設備生產制造企業庫等三大清單,加大對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指導商業銀行推出 “征信貸”“容易貸”“隨e貸”等純信用線上信貸產品,在全國率先開展數字人民幣發放小微企業貸款試點等;此外,還支持昆山高新區成功獲批省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會同蘇州市水務局、蘇州市財政局聯合推進“節水貸”“水權貸”綠色金融服務工作,指導蘇州銀行落地全市首筆碳減排工具支持貸款,用于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信貸支持等。
在監管機構指導下,商業銀行也是群策群力,在賦能新質生產力方面做了不少新嘗試,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浙商銀行全面實施科技金融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工程,將科技金融作為全行重點戰略業務之一,發布了《浙商銀行科技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提出了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及37條工作措施。截至目前,已服務人才、科創企業近1.5萬戶,融資余額超2000億元。浙商銀行總行設有科創金融部,在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和科創資源稟賦較好的區域,重點配備力量,為企業提供“五星級”專業服務。2023年,該行結合科技型企業從企業初創、取得訂單、引入創投、跨境需求、啟動股改、上市排隊、IPO上市等十大金融服務場景,迭代推出“專精特新貸”“科創共擔貸”“科創銀投貸”“認股選擇權”“科創積分貸”、VIE跨境資本項目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等16大系列產品,以 “全周期、全方位、全鏈條”綜合服務滿足科技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工商銀行蘇州分行也把服務新型工業化、提升新質生產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通過三條路徑全力支持蘇州打造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 “智造之城”。一是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圍繞企業設備更新和科技創新項目清單,積極服務優質制造業企業智能化、自動化改造融資需求。截至5月末,制造業貸款余額超19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200億元;二是聚焦新興產業壯大。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創新科技金融產品,推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一戶一策為科技領軍企業提供綜合化、個性化金融服務。截至5月末,為全市2000余戶科創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融資總額470億元;三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成立蘇州分行綠色金融發展工作組,印發《蘇州分行關于推進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逐步建立較為完整的綠色金融治理架構,統籌支持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和綠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截至5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超1400億元,當年新增257億元。
寫好“五篇大文章”
如果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寫好“五篇大文章”就是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
今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監管局發布《關于開展銀行業保險業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五促進五優化”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意見》指出,要切實把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細,更好助力江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并從十個方面提出了35條工作措施。在推動金融發展方面提出了“五個促進”,分別是促進科技金融創新發展,促進綠色金融加力發展,促進普惠金融深度發展,促進養老金融加快發展和促進數字金融協同發展。在提升金融服務方面提出了“五個優化”,分別是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金融服務,優化擴大有效投資金融服務,優化擴大消費金融服務,優化穩外貿外資金融服務和優化鄉村全面振興金融服務。《意見》要求,銀行保險機構要厚植“金融報國”情懷,將金融資源真正集聚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逐步完善多樣化專業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金融服務需求。
記者多方采訪獲悉,今年以來,江蘇地區上至政府管理部門,下至各級商業銀行,紛紛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大領域深耕細作,奮力書寫著“五篇大文章”。
據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南京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一年多來,以構建全生命周期接力式科創金融服務體系為主線,以金融助力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特色,以打造與產業科技創新相適配的專業科創金融服務為主攻方向,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廣度、力度、精度不斷提升,科創金融的改革效應不斷彰顯:2023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0.9%、28.8%;各類科創金融專屬產品超過200款,全國首批混合型科創票據,首單“科技創新”主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在南京落地,“投貸聯動”累計為科創企業提供融資超過100億元;科技型企業平均貸款利率降至4%左右,在全省首創“寧創融”貨幣政策工具,為科創企業引入150億元低成本資金;設立60家科創金融專營組織,全國首創設立18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科創企業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專業的科創金融服務。
2024年無錫市政府工作報告將“聚力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擦亮生態高顏值”列為九個方面重點工作之一,大力推進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導向的綠色信貸。截至5月末,工商銀行無錫分行綠色貸款超520億元,較年初增加124億元,增幅達31%;綠色信貸占比35.49%,較年初提高5.77個百分點。該行還堅持將綠色交通、清潔能源、生態修復等綠色低碳產業作為信貸投放的重要戰略方向,靠前對接風能、光伏、抽水蓄能等優質新能源項目。該行還推出了數字信用憑據“工銀e信”及配套融資業務,深入挖掘綠色產業鏈不同交易節點的中小微企業,制定個性化產品方案,支持中小微企業融入核心企業供應鏈產業鏈。
廣發銀行南京分行則因地制宜推出了“科技E貸”“專精特新E貸”“抵押E貸”“擔保E貸”等普惠金融重點產品,同時不斷加大對普惠金融的資源傾斜,優先保障普惠金融客戶資金需求。同時,該行以“數字金融”為引擎,在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道路上奮力前行。比如,通過數字工會為江蘇某公交集團定制打造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綜合數字化工會平臺,使得“互聯網+工會業務+普惠職工”一體化深度融合,同時以此為切入點,持續開展數字平臺合作,助力該集團開展數字轉型,為該集團及其下屬9家子公司全體工會會員提供線上工會服務。
養老金融方面,工商銀行蘇州分行的“蘇式好服務”IP品牌創建工作獨具特色。該行將“適老服務”融入“1+4”服務體系,以網點硬件設施細心度、網點人員服務暖心度、網點上門服務貼心度的“三心”服務鑄造工行“蘇式好服務”。據了解,該行全轄網點均已配備適老化金融服務設施,已有22家網點獲評江蘇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適老網點稱號。該行還密切關注養老項目及相關行業政策動態,已落地蘇州首個養老助餐金融支付合作項目,利用固定資產支持貸款等信貸產品,滿足養老產業融資需求。截至5月末,該行養老產業貸款余額近4億元。
推動“設備更新”“以舊換新”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4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召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金融工作推進會,要求做好金融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在人民銀行等六部委印發的 《關于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中,也表示要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據悉,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是對原有科技創新再貸款和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的政策接續,以支持金融機構更好滿足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領域的融資需求,總額度5000億元,其中科技創新領域1000億元、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領域4000億元,利率1.75%。由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在內的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參考行業主管部門提供的備選企業名單和項目清單,按照風險自擔原則,自主決策是否發放貸款及發放貸款條件。其中,科技創新領域,由科技部、工信部依托“創新積分制”,從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中小企業中,篩選備選名單;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領域,由發展改革委、工信部、交通部、農業農村部和有關中央企業,篩選項目清單,重點支持節能降碳、工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老舊農機具淘汰更新、交通運輸、現代物流等5個領域。“我分行正密切關注企業名單與項目清單進展,第一時間做好工作部署落實,多措并舉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項再貸款在蘇落地見效。”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相關人員告訴記者。
江蘇銀行作為全球百強銀行、全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江蘇省屬最大法人銀行,在獲悉相關政策后,迅速行動,組織并指導企業開展貼息入庫申請工作,并同步開展項目貸款審批及放款準備工作,于4月15日成功為一家企業項目提供貸款561萬元,助力企業購置電驅多合一總成產線等設備,用于技術升級改造。據悉,這也是江蘇省首單制造業設備采購貼息貸款。
工商銀行蘇州分行也是高度重視,通過專題學習和政策宣講等全面梳理再貸款政策,同時積極對接市政府相關部門和金融管理機構,及時獲取項目清單,在審批流程和利率定價等方面給予資源傾斜,全力以赴推動項目貸款投放。該行還在轄內各支行指定專人跟進,提前對接、逐戶走訪、按日調度,全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等金融需求。目前已與力神電池(蘇州)有限公司就 “年產7.3GWh圓柱型鋰離子電池新建項目”簽訂了參貸1.9億元銀團貸款合同,并成功投放1009萬元項目貸款。據悉,該項目是該行落地的首筆經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推薦清單內項目。
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建設銀行憑借多年來在住房金融領域形成的獨具特色的資源稟賦和專業能力,積極為房產“以舊換新”客戶提供信貸支持。面向零售客戶,建設銀行以信用卡裝修分期業務為重要載體,圍繞硬裝、軟裝、家居、家電等家庭裝修消費旅程,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客戶可獲得2萬到100萬元分期額度,靈活選擇6期到60期分期期數,并享受低利率優惠和商戶多重優惠。同時,建行信用卡裝修分期既支持客戶直接至銀行申請分期,又支持客戶通過裝修公司申請分期,為客戶裝修提供極大的金融便利。
國家發布以舊換新政策后,江蘇銀行也是第一時間出臺了多項“以舊換新”金融落地舉措,扎實推動全民“以舊換新”促消費出實效,持續提升個人金融服務質效。江蘇銀行針對住房加固市場機遇,推出老房加裝電梯、老房改造、老房加裝6恒系統等分期優惠活動,助力居民家居場景“以舊換新”。同時還通過線下線上一體化聯動,在智能電動車、新能源汽車、3C數碼家電等方面推出了多項“以舊換新”創新舉措。線上場景購物消費方面,江蘇銀行積極聯合京東、蘇寧、拼多多等互聯網平臺,針對手機通訊、家用電器、電腦數碼、家居建材等商品“以舊換新”疊加信用卡分期付款滿減優惠,提供普惠性價格優惠。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