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內資金凈流入額超去年全年 今年來314只基金吸金能力超強
雖然指數不溫不火,但資金卻暗流涌動。《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2024年還未過半,不少基金的場內資金凈流入額已超過去年全年。有分析人士認為,資本都是逐利的,A股給投資者帶來的真實內在回報正在逐漸提升,建議關注結構性亮點領域。
314只基金吸金能力強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6月12日,今年以來有314只基金的場內資金凈流入額已超過去年全年,其中凈流入額最大的是三只對標滬深300指數的ETF基金,易方達滬深300ETF年內資金凈流入795.71億元,嘉實滬深300ETF凈流入527.97億元,華夏滬深300ETF凈流入527.8億元,而去年全年這三只基金的資金凈流入額不到上述金額的一半。此外,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南方中證1000ETF的年內資金凈流入額均超過100億元(見表)。
今年來場內資金凈流入額超去年全年的基金TOP30

寬基ETF的超強吸金力引發公募機構紛紛布局。資料顯示,富國基金于6月5日申報了富國滬深300ETF聯接基金,公司旗下富國滬深300ETF于5月23日成立。6月4日,中歐基金申報了滬深300指數發起式基金,5月21日,中歐基金提交了滬深300指數量化增強基金的申報材料。5月20日,廣發基金申報了廣發上證50ETF聯接基金,公司旗下廣發上證50ETF于4月24日成立。
除了寬基ETF,今年來跟蹤黃金市場、海外市場的多只被動型基金也被資金追捧,比如博時標普500ETF,截至6月12日,今年來該基金的場內資金凈流入額達到33.43億元,而去年全年該基金的資金凈流入額為負;工銀印度市場人民幣,年內資金凈流入9.3億元,而去年全年僅有6.1億元;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ETF,年內資金凈流入17.74億元,而去年全年僅有2.6億元。
關注結構性亮點領域
嘉實基金策略分析師冷傳世提出,信心拐點、內需拐點、流動性拐點都有望在下半年迎來,大盤藍籌風格可能繼續占優。首先,7月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非常值得期待,本屆三中全會的政策聚焦點是經濟改革,會擘畫未來5—10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發展的改革方向和發展重心,有望會給市場注入強大的信心。其次,“517”地產新政以來已出政策效果仍待觀察,后續仍有繼續發力的空間。再次,全球降息周期開啟,兩家海外主要經濟體加拿大、歐洲央行“搶跑”,美聯儲降息方向明確但節奏仍有不確定性,全球降息周期的到來會從流動性層面減少國內貨幣政策的掣肘。
博時基金指出,美國標普500指數是國際市場公認的美股風向標,覆蓋美國11個行業500多家代表性上市公司,集中在市場的大盤股,約占美國股票市場總市值的80%。博時標普500ETF(513500)是國內跟蹤美國標普500指數的ETF產品,通過ETF這一具有低廉管理成本、高效申贖交易模式的投資工具,幫助國內投資人捕捉美股成長收益。也可以考慮選擇博時標普500ETF聯接基金。
財通基金稱,短期內市場可能延續指數縮量震蕩、行業輪動的格局,但中期預計震蕩偏強。政策密集發布期暫告一段落,政策效果仍有待進一步驗證,內需改善的樂觀預期較難持續發酵,但隨著二十屆三中全會臨近,改革政策預期升溫或仍將對市場形成支撐。本次年報和一季報確認A股資本開支增速下行、自由現金流改善、分紅意愿提升的趨勢,A股給投資者帶來的真實內在回報正在逐漸提升。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結構性亮點領域:一是關注全球產業周期共振的AI產業鏈;二是把握確定性較高的出口鏈機遇;三是受益新“國九條”驅動、值得長期關注的高股息行業;四是可階段性關注順周期類資產機會。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