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發布2023年社會責任報告
日前,光大銀行發布 《中國光大銀行2023年社會責任 (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下稱 《報告》),這是光大銀行連續第14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報告》聚焦“環境”“社會”及“治理”領域核心內容和熱點話題,系統呈現了光大銀行特色履責實踐。
探尋綠色未來,描繪美麗中國圖景
光大銀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決落實國家“雙碳”目標,將“綠色金融”融入全行發展戰略,制定《中國光大銀行綠色金融工作中期行動方案(2022-2025)》《中國光大銀行綠色金融、環境與氣候風險管理提升方案》,并提出應對氣候變化及綠色金融中期工作目標:至2027年,綠色金融規模、服務和產品整體穩步提升,建立“綠色金融+”綜合服務體系,豐富金融支持工具,形成市場識別度高的差異化、特色化綠色金融品牌。2023年,光大銀行不斷深化綠色金融服務,豐富綠色金融產品,支持企業在清潔能源、清潔交通、污染防治等綠色節能領域的融資需求,助力高碳企業向低碳和零碳轉型。落地首筆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創新打造林權抵押貸款、數字信用卡等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現多項“首單”落地。綠色貸款余額3137.62億元,增幅57.44%;綠色債券投資規模404.18億元,綠色租賃業務余額173.98億元。持續推廣綠色辦公舉措,建設綠色低碳網點和綠色數據中心,數據顯示,該行直接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下降。
堅守金融為民,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光大銀行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金融支持力度,不斷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為客戶和社會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打造“百億百鏈百戶”普惠生態鏈,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791.3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38.17億元,增速24.18%;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的金融投入,圍繞支持種業振興等重點領域,不斷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升級 “陽光興農”品牌,涉農貸款余額4501.49億元。堅持金融為民,用心服務客戶,不斷健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構建全方位的消保工作體系,積極開展“陽光消保美好陪伴”主題教育宣傳活動,教育宣傳觸及消費者3.67億人次。
內化ESG價值,賦能可持續未來
頂層設計方面,光大銀行持續完善ESG管理體系,優化“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三個層級的組織架構和運行程序,2023年,光大銀行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審議聽取綠色金融、環境與氣候風險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ESG相關議案共計151項;在《關于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優化“十四五”發展戰略的措施》中納入社會責任(ESG)理念與規劃,并制定2024年ESG工作要點,為全行協同開展ESG工作提供具體指引,推動ESG理念全面融入管理經營。不斷強化全面風險管理,在銀行風險偏好中明確ESG風險的定義和風險偏好內容,并發布《中國光大銀行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管理政策》,將ESG風險管理要求嵌入信貸業務各環節。2023年,該行ESG管理成效獲廣泛認可,明晟ESG評級提升為A級,被納入恒生內地及香港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獲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3福布斯中國ESG創新企業”稱號。 光宣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