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3000點:想贏怕輸心理下的“攻守道”

楊楓,國投瑞銀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11年證券從業經歷,2年公募管理經驗。2013年7月至2021年5月任職于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6月加入國投瑞銀基金。現任國投瑞銀順成3個月定開、國投瑞銀優化增強、國投瑞銀融華、國投瑞銀瑞祥、國投瑞銀瑞泰的基金經理,總管理規模超過135.76億元(數據源于基金2023年4季度報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他擬任基金經理的國投瑞銀和嘉債券型基金于4月10日—4月23日發售。
近期,上證指數從最低2635點反彈到3000點左右,市場的投資熱情逐漸升溫。然而,經歷了A股的長時間震蕩之后,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有所回落,不少投資者對過去兩年權益市場的表現記憶猶新。這種想贏怕輸的心理該如何化解?此時,如果有一款“買了之后可以放心持有”同時又不會踏空權益市場行情的投資品就好了。
有分析人士認為,二級債基或許就是這樣一款“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品。守,其投資一般的債券(利率債、信用債等);攻,其能小幅參與股票等權益資產的投資,通常權益上限是20%。在以債券資產打底的基礎上,新增權益資產的投資,組合收益的進攻性和波動性都會增加。那么,在眾多的二級債基中,投資者該如何選擇?未來的市場,又有哪些新的變化?
對此,國投瑞銀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楊楓對《大眾證券報》記者分享了他的投資心得。擁有11年證券從業經歷的他,目前管理著超百億元規模的基金,優異的管理業績背后,是他在多個領域豐富的歷練與思考。
守:控制組合風險 積累“安全墊”
孫子兵法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勝而后求戰,這便是楊楓的投資風格——穩中求進,堅持絕對收益。
二級債基中,債券作為筑底的主要工具,如何能“筑”得更好一些?楊楓坦言,利率中樞整體下降的背景下,債券杠桿后能提供的收益率下降,則權益倉位中樞也應該相應降低。“有些二級債基的選股風格和市場上的股票基金沒有區分度,成長因子暴露過多,導致組合波動巨大。在我看來,價值紅利風格呈現出低波特征,可部分視為生息資產,和債券一起給組合貢獻利息。”
霍華德·馬克斯曾言道:“杰出投資者之所以杰出,是因為他們擁有與創造收益的能力同樣杰出的風險控制能力。”為了減小回撤和控制風險,楊楓在投資中運用了主動控制回撤+被動控制回撤的雙保險。
“權益資產內部我會以防御型品種為主,也有進攻型品種。不追熱點、不賭單一風格,爭取形成行業風格對沖、股債大類資產對沖,降低回撤和波動率。”楊楓表示。
一直以來,固收類基金的管理遠不像權益類基金那般炫目和惹人關注,但正所謂“平凡之中見真章”,短期的脈沖式上漲并非難事,但能在數年的長跑中,始終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離不開管理人對市場走勢的精準預判和對市場機會的敏銳反應。
楊楓自2021年8月21日起管理國投瑞銀融華,該產品為偏債混合型基金,為楊楓單獨管理,銀河證券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29日,該基金近一年業績回報居同類排名前4%(11/283)。該產品的風險調整收益指標在同類產品中表現突出,體現出基金經理堅持絕對收益理念,力求創造良好投資體驗。此外,楊楓自2021年8月5日起管理國投瑞銀優化增強,該產品為混合型二級債基,獲得銀河證券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評級 (來源銀河證券,評價時間2024年1月5日)以及海通證券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評級(來源海通證券,評價時間2023年11月1日)。
攻:生息資產為主 輔以高彈性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安全墊”積累起來后,再考慮如何讓收益“彈”得更好一些。
在楊楓看來,他會以生息資產為主,輔以高彈性資產。“把價值紅利股票看成永續債券計算其隱含收益率,考慮其長期收益率和短期收益率。其中,ROE水平保持穩定可持續非常重要,要長坡、厚雪、慢變;此外,買的便宜也很重要,PE越低,隱含收益率越高。可轉債利用‘兩低一高’的標準來選擇(正股低估值、轉債低溢價、正股質地和盈利能力高),利用轉債的‘不對稱性’提高風險收益比。”
實際上,基金的管理運作離不開平臺的支撐。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國投瑞銀基金最近5年管理人權益類產品平均收益率為106.37%,業內排名15/121。近五年股票投資能力榮獲海通證券五星評級,近三年、近十年股票投資能力均榮獲海通證券四星評級(評級時間為2023年11月1日)。
投資如下棋,看不到三步,談不上高手,真正的大師往往能看到七八步之后。展望后市,楊楓認為,債券市場過去1年多表現亮眼,未來仍有持續配置價值,原因有四點:第一,國內廣譜利率在持續下行通道中,存款利率、貸款利率、貨幣政策利率仍有進一步調降空間;第二,房價上漲預期打破后,居民對低風險資產的配置需求將持續增加;第三,城投化債持續推進,將進一步減少高利率固收資產的供給,“資產荒”難以緩解;第四,央國企在債券市場的融資比重持續提高,整體信用風險可控。
股票市場方面,楊楓則看好具備持續分紅能力和穩定經營能力的優質公司。“國內高息剛兌資產已成為歷史,而無風險利率仍在下行,具備長期確定性回報的個股將會受到持續追捧。隨著投資者回報受到重視,高分紅成為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信任的最佳方式。股票定價過程中,爆發式增長的投資機會在變少,未來股票定價會更關注久期,即當前的利潤規模大概能維持多少年。股票久期難以精確計算,因此,商業模式良好、企業競爭優勢穩定、不易出現顛覆式變化的公司變得更受青睞,甚至有市值重估的機會。”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