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該如何“熱辣滾燙”:科學“抬杠”,方能平穩致遠
來源:拾貝的微光
作者:李良
春節檔電影《熱辣滾燙》點燃市場票房的同時,也點燃了很多人健身的斗志,健走、HIIT、舉杠鈴……不一而足。但是健身也要講求科學。例如,每天一萬步是否更能保持健康、大重量的啞鈴是否比小重量更能幫助鍛煉等等,或許還有不少人對此有疑惑。以力量訓練為例,人們之所以需要力量訓練是因為隨著年歲增長,肌肉會自然萎縮。大概從35歲左右開始,肌肉將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開始慢慢萎縮,這個過程不引人注意。但到某一天,我們可能會突然發現爬樓梯、提重物是件困難的事。所以,重量訓練至關重要。在重量訓練上,很多人下意識會覺得,大重量比小重量更能幫助健身者鍛煉出肌肉。但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卻指出,大重量和小重量的鍛煉效果幾乎是一致的。雖然如此,在知道這一點后,受試者依然傾向于選擇大重量的啞鈴,理由是“節省時間”——大家都希望能夠以更短的時間獲取更加顯著的健身效果。仔細想想,健身和投資有著很多相似性,正如健身的目標是獲得健康的好體魄,投資是為了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在通往目標的道路上,我們可以選擇高彈性、高風險的投資工具,也可以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穩健產品。但事實上,大多數人更傾向于選擇高彈性的資產(好比是大重量的啞鈴),理由是這類投資品的彈性更大,理論上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幫助我們實現資產的增值目標。但萬事萬物都有其兩面性。健身一味追求效率選擇大重量,可能會因為超出自己負荷的重量造成拉傷;投資同樣如此,如果選擇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高彈性資產,當市場發生黑天鵝事件,可能給投資組合帶來20%~30%甚至更大的回撤,讓投資者陷入到極其痛苦的狀態中。那么,在充滿不確定的市場中,有沒有一種折中的方案,既能讓我們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奔向理財目標,又能減輕我們在途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呢?
01
杠鈴策略和“固收+”
在諸多投資品種中,公募基金是廣為大眾熟知的選擇之一。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基金投資者已超過7.2億。從類型上講,經過20余年的發展,公募基金的類型日益增多。從風險劃分來看,低風險的代表,有大家熟悉的寶寶類基金(貨幣基金)和近兩年新出現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適合作為日常流動性管理工具,而高彈性方面,有商品類基金和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等主題股票型產品。就和舉啞鈴一樣,如果All in 低風險品種,那么可能要耗費更長的時間才能實現我們的投資目標,而如果All in高彈性品種,可能因為自身操作或外在的黑天鵝事件導致“拉傷”,要恢復很久才能回到初始狀態再度出發。因此,杠鈴策略(也有人稱為啞鈴策略)或許是更好的方式。杠鈴策略,出自對沖基金經理、《黑天鵝》《反脆弱》作者塔勒布。該策略主張由兩個截然不同的方案組成一種不對稱性,這種不對稱性具有反脆弱性。如,將90%安排在低風險甚至零風險的穩定領域,用剩下的10%投入到高風險高回報的領域。以此減少消極黑天鵝事件帶來的痛苦,同時確保獲得潛在收益。在諸多基金類型中,“固收+”基金可以說是對杠鈴策略的經典應用,這個概念通常指向二級債基和偏債混合型基金等股債混合型產品。那么,“固收+”基金具體是如何通過杠鈴策略來獲得較好的收益和持有體驗呢?簡單來說,“固收+”是以風險相對較低的純債資產為主,將小部分資產投資于風險等級相對較高的股票等權益資產,以此達到兼顧保守和積極的目的。當理論投身實踐,從歷史數據來看,“固收+”策略表現如何?立足當下,是否是一種好的選擇呢?
02
二級債基:一切剛剛好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強調,投資要注重“控制虧損”,追求“小虧大賺”。從過去10年的數據來看,“固收+”基金確實在不斷接近這個目標。過去十年,混合債券型二級指數和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的最大回撤處于縱軸的較低分位。從收益來看,則處于不同品類的中間分位,較好地平衡了風險與收益。
不同指數最近十年的區間回報及最大回撤圖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13.12.31-2023.12.31,基金指數指Wind基金投資類型指數。風險提示:指數過往業績僅供參考,不預示組合未來業績表現。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債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過去十年的年度勝率上,混合債券型二級指數達到了70%,無論是年度最大漲幅,還是年度最小漲跌幅上,始終在各大基金指數(剔除QDII和另類投資)的中游偏上水平。過去十個年度里,取得正收益的年份有7個,年度最大漲幅達到26.99%,單年度最大虧損為5.07%。
不同指數最近十年的年度回報情況表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13.12.31-2023.12.31,基金指數指Wind基金投資類型指數。
風險提示:指數過往業績僅供參考,不預示組合未來業績表現。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債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
03
這個春天,找好投資“搭子”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春天是四季之始,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對我們來說,春天也是一個重要的季節,因為它象征著新的開始和希望。在春天,我們可以制定計劃,設定目標,為新的一年做好準備。去年債券型基金,特別是純債型基金成為投資者理財的首選之一。在新的一年里,如果投資者希望自己的家庭資產有更好地增值,不妨在自己的組合中適度增加一點采用杠鈴策略的二級債基,這類產品以純債資產打底,以不超過20%的資產配置于權益資產,力求以穩健的配置獲取還不錯的回報。據悉,廣發集盛(A類020678/C類020679)于3月4日起在各大渠道發售。招募說明書顯示,這是一只以不低于80%的基金資產投資于債券,不超過20%的基金資產投資于股票、可轉債等權益資產(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不超過股票資產的50%)的二級債基。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為邱世磊,擁有15年證券從業經歷、9年公募基金投資管理經驗。他追求絕對收益,債券投資上,將信用風險防范放在首位;股票投資上,他也采用杠鈴策略,從供需兩端出發,一方面采取“低估值”“逆向”等追求低風險、低波動的策略,另一方面,也搭配“景氣”“成長”等進攻性偏強的策略。從邱世磊的“固收+”代表產品廣發安悅回報過去一年的表現來看,其展現出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和對收益風險性價比的追求。

數據來源:銀河證券基金評價中心,截至2024年1月31日,同類指靈活配置型基金(基準股票比例0-30%)(A類),過往數據不代表未來,基金投資需謹慎。
希望尋求折中解決方案的投資者,不妨關注3月4日起發行的廣發集盛(A類020678/C類020679)。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