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還選它?從“網紅新寵”到近萬億元的“新興力量”,這類產品為何持續火熱?
回顧2023年,A股持續震蕩、市場極致分化,一方面是ChatGPT、AI、華為及小盤股等主題投資輪番異動;另一方面則是資金避險情緒高漲,“紅利低波”高股息資產表現強勢、被動投資的ETF產品備受青睞、債券規模不斷增長……
在此背景下,具備低風險、流動性高和業績相對穩健的短債基金也逐漸從一時的“網紅新寵”逐漸成長為基金中的“新興力量”。
Wind數據顯示,2023年短債類基金從年初的6394億元增長至9173億元,逼近萬億元大關。而在收益方面,短債類基金平均年內漲幅達3.09%,相比2022年1.96%的平均收益實則有不少提升。
作為早期布局短債類產品的固收大廠平安基金,旗下的平安元豐中短債、平安中短債、平安短債多只產品2023年漲幅超過4%,平安元和90天滾動持有短債(下稱:平安元和90天)、平安如意中短債等十余只產品漲幅亦超過3.5%,相對同類短債產品錄得較高的業績。
在風險控制方面,平安元和90天、平安短債等多只產品在保持較高收益時,亦能有效控制回撤。2023年,上述兩只產品最大回撤分別為-0.17%、-0.18%,低于同類短債產品平均最大回撤-0.22%。
那么,平安基金債券投資團隊究竟是如何做到管理的短債類基金業績優、回撤小?2024年債券市場趨勢將如何?
探索平安短債類基金穩健業績背后的秘密
在平安短債產品能兼顧風險與收益的背后,離不開投研團隊明確完善的分工體系與成熟穩健的投資理念。作為平安基金債券研究團隊負責人的田元強,在短債產品管理思路上有三大經驗分享。
一是堅持“回撤控制和投資業績同等重要”的原則。短債類基金的定位是“貨幣增強”“理財替代”,這也決定了產品業績要穩定,避免大起大落,讓投資者擁有良好持有體驗。因此,平安基金針對旗下不同短債基金的定位與投資者結構,制定了嚴格的風控標準,包括最大回撤、日最大回撤,持有期勝率、最大回撤凈值修復天數等指標,這些指標深深地印入每個基金經理的腦中,基金經理日常在組合管理中會格外注重回撤控制,規避市場風險。
回撤控制方法,以預判預調、積極對沖兩大邏輯為主。預判預調是指不斷跟蹤央行目標/行為、基本面變化、市場預期,動態跟蹤資產定價等。一旦預估市場風險提升,便提前調整組合資產結構,提升流動性、降低久期。對沖手段是指市場調整真實發生時,通過國債期貨等方式進行套保,對沖久期風險。此外,平安基金風險管理部日常也會跟蹤關注短債類基金的凈值波動,及時提醒基金經理,幫助基金經理更好地貫徹投資紀律。
二是“不靠信用下沉去獲取超額收益”。短債類基金主要投資于到期日在1年以內的短融、公司債、中票等信用債品種,中短債基金的投資標的到期時間可以超過1年,但不超過3年。針對信用債的投資,獲取收益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平安基金堅持不靠信用下沉去獲取超額收益。
田元強負責的平安基金研究團隊總共14人,研究體系完善。平安基金建立了一套嚴格的信用評級管理制度,從主體準入、持續跟蹤等把牢信用風險。平安基金研究團隊既注重信用風險把控,更注重信用債定價,內部構建了成熟的信用債定價體系,每個研究員均積極參與信用債定價,并為投資經理提供一二級定價參考,投資、研究精誠協作,形成合力,效果卓著。此外,依靠平安集團的統一信用評級系統,平安基金的信用研究可靠性大大提升,信息獲取能力明顯增強。
三是“綜合運用多種策略實現收益增厚”。短債基金基金經理除了獲取債券票息、套息收益之外,還總結了大量低風險策略,利用一二級市場套利、資產輪動、曲線挖掘等策略持續挖掘超額收益。具體來看,一二級套利是以優于二級市場的價格去參與一級市場,中標后賣出獲利;資產輪動是指不同類別的資產在一輪行情中往往會有輪動過程,可總結輪動規律提前布局,獲取輪動收益;曲線挖掘則是不斷跟蹤收益率曲線形態,尋找凸點位置重點配置。以上低風險策略均為“精細活”,平安基金研究團隊針對每個策略均安排了研究員不斷跟蹤,力求抓住更多機會。
作為具備5年投資經驗的固收投資研究負責人,田元強目前在管總規模超140億元。他擅長以宏觀政策研究定方向,以產業趨勢及估值分化尋價值。當上述策略運用到他管理的產品上,收益、風控均表現優異。以平安元和90天滾動持有期為例,該產品自成立以來年化回報為5.65%,2023年實現收益3.93%,最大回撤2.6%。良好的投資業績與回撤控制能力得到了投資者的普遍認可,截至2023年9月30日,產品規模達44.53億元。
整體看好2024年債市,信用債基金更優
關于2024年的債市市場展望,田元強整體持積極樂觀態度。他表示,目前看來,經濟內生動能似乎并不強勁,可能會有些政策擾動,但這些擾動通常是短期的。比如2024年一季度,政策擾動可能會更加頻繁,市場波動性隨之增大,但也可能出現更多投資機會。
但長遠來看,以央行角度出發,穩增長和穩就業依然是核心目標,預計能看到穩健寬松的政策環境利于市場,因此,田元強對2024年市場仍持積極態度。
基本面和貨幣政策均預示著,2024年債券市場風險大。另外,2024年銀行可能持續面臨缺票息資產的局面,信用債因其良好的票息屬性很可能受到投資者青睞。由此,信用債基金具備更好的投資價值。
2024年1月4日,主要看好高等級短期限信用債,挖掘超額收益的平安鑫惠90天持有期債券基金(A類:020262,C類:020263;下稱:平安鑫惠90天)正式發行,此產品主投中高等級信用債(投資AA+以上評級、其中投資AAA不低于50%),不參與可轉債投資,力求嚴控波動,追求凈值長期穩健增長。
田元強作為該產品的擬任基金經理,會通過交易性擇時、一二級套利、套息策略把握投資機遇。其中,交易性擇時是指在趨勢性機會中挖掘主邏輯,篤定持有,在震蕩市場中關注預期差,靈活應對;套息策略主要依據債券利率與7天期回購利率相比較,判斷是否有套息空間。
更為重要的是,對投資者而言,平安鑫惠90天在持有90天之后,任意一天都可以贖回,相比更為方便。在保證了一定流動性的前提下,也能幫助投資者避免追漲殺跌。
總而言之,在當下A股市場整體呈震蕩修復的趨勢下,波動小、相對穩健的短債基金對于不少投資者而言,依然是不錯的流動性管理工具。
注釋:
田元強履歷: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證券從業年限自2013年2月22日起,曾先后擔任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信用評級部分析師、生命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信用評估部分析師、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總部分析員。2016年11月加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年限自2018年11月起,現任平安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中心基金經理及研究部負責人。
田元強在管產品業績一覽(數據來源:定期報告,截至2023年9月30日)①平安合信3個月定開債成立于20191216,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定期報告顯示,基金2020年、2021年、2022年及成立以來收益率為4.09%、5.29%、2.75%、16.0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05%、5.65%、3.49%、17.46%,基金無其他歷任基金經理;②平安惠金定開債成立于20161102,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定期報告顯示,基金A份額2018、2019、2020、2021、2022年及成立以來收益率為7.40%、4.88%、2.15%、3.56%、0.48%、27.9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8.85%、4.96%、3.05%、5.65%、3.49%、30.05%。基金歷任基金經理為汪澳(20161102-20200902)、張文平(20180810-20191021)、田元強(20200825至今);③平安惠利純債成立于20161118,業績比較基準為中債綜合指數(總財富)收益率×90%+1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后)×10%。定期報告顯示,基金2018、2019、2020、2021、2022年及成立以來收益率為8.55%、5.46%、4.03%、4.62%、3.25%、33.9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7.53%、4.28%、2.83%、4.73%、3.12%、27.28%。基金歷任基金經理為申俊華(20161118-20171201)、余斌(20171016-20210629)、張文平(20220427至今)、田元強(20210607至今);④平安合瑞定開債成立于20180326,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基金定期報告顯示,基金2018、2019、2020、2021、2022年及成立以來收益率為5.48%、4.69%、2.78%、5.34%、4.00%、27.96%,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6.73%、4.96%、3.05%、5.65%、3.49%、30.92%。基金歷任基金經理為段瑋婧(20180326-20190807)、余斌(20180516-20210629)、田元強(20210607至今);⑤平安合進一年定開債基金成立于20210623,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定期報告顯示,基金2021、2022年及成立以來收益率為3.22%、2.03%、10.2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49%、3.49%、11.10% 。基金歷任基金經理為田元強(20210623至今)、李瑾懿(20220512至今);⑥平安惠信3個月定開債成立于20210715,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定期報告顯示,基金A份額2022年及成立以來收益率為2.72%、6.32%,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49%、9.90%。基金歷任基金經理為田元強(20210715至今)、羅薇(20221107至今);⑦平安元和90天滾動持有短債基金成立于2022年5月18日,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為中債綜合財富(1年以下)指數收益率*90%+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稅后)*10%。定期報告顯示,基金A份額2022年及成立至今收益率為1.62%、4.86%,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18%、3.01%。基金歷任基金經理為周琛(20220518-20220816)、田元強(20220804至今)、劉曉蘭(20230315至今)。年化收益率計算方式:區間年化收益率=((1+區間收益率)^(365/區間天數)-1)*100%。
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資,降低投資單一證券所帶來的個別風險。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當您購買基金產品時,既可能按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
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和本風險揭示書,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本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風險揭示:
一、依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類型,您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也將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一般來說,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您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巨額贖回風險是開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種風險,即當單個開放日基金的凈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一定比例(開放式基金為百分之十,定期開放基金為百分之二十,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殊產品除外)時,您將可能無法及時贖回申請的全部基金份額,或您贖回的款項可能延緩支付。
三、您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不保證本金。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平安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您自行負擔。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
五、平安鑫惠90天持有期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由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金管理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約定申請募集,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許可注冊。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已通過中國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網站【http://fund.pingan.com】進行了公開披露。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于本基金沒有風險。基金管理人與股東之間實行業務隔離制度。
六、本基金風險等級:中低風險(R2)。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和股東實行業務隔離制度,股東并不直接參與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投資人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理性判斷市場,謹慎做出投資決策。材料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我公司對相關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不做保證,相關分析意見基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結果,相關意見和觀點未來可能發生變化,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基金管理人不就材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任何擔保。產品由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