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ETF份額增加最大 科創50指數的“繁花”能盛開多久
2023年,A股市場持續震蕩,ETF基金卻實現大爆發,出現了越跌越買的盛況。指數標的中,尤以科創50指數(000688)最為惹眼,跟蹤該指數的ETF去年份額增加最大。2024年科創50指數的“繁花”能否繼續盛開?分析人士稱,繼續看好科創板戰略性配置機會,科創50指數有望迎來主升浪。
越跌越買
科創50指數成大贏家
去年ETF市場實現大爆發。Wind數據顯示,2023年,ETF份額增加了5733.03億份,增幅39.71%,達到20169.42億份;總規模增加了4383.94億元,增幅27.18%,達到20514.20億元。去年新發行了152只ETF基金,ETF基金數目達到894只。
去年,收益最高的指數標的為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漲幅82.48%,科創50指數雖然下跌了11.24%,但不影響資金的購買熱情,出現了越跌越買的情況,跟蹤該指數的ETF基金去年份額增加最大,10只ETF基金份額在2023年底合計達到1676.43萬份,相比當年年初增加了101.19%。
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發布于2020年7月,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包括中微公司(688012)、容百科技(688005)、華興源創(688001)、杭可科技(688006)、睿創微納(688002)等研發投入較大的公司,聚焦了高端制造和科技創新行業,成分股深度覆蓋“硬科技”賽道的領跑者。
目前,跟蹤科創50指數的有10只ETF基金,分別由鵬華、華夏、廣發、南方、工銀瑞信、易方達、華安、華泰柏瑞、國聯安基金公司管理。2023年下半年,由于看到科創50ETF的盛況,基金公司又紛紛布局了科創100指數,截至去年年底,7只科創100ETF的份額合計已達到292.13萬份(見表)。
繼續看好
科創50指數或迎來主升浪
2024年科創50指數的“繁花”能否繼續盛開?
華夏創新前沿的基金經理屠環宇表示,2023年,在美國納斯達克指數中,300億美金市值以上、漲幅超過50%的股票大概有60只,其中科技公司占據了40只左右,表現亮眼的幾乎是與人工智能算力相關的,展現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對這個行業帶來的顛覆式變化;其次是網絡安全行業,安全能力的平臺化創造了持續的業績。展望今年,科技板塊的機會與宏觀經濟具有明顯關聯性。在政策小幅刺激的假設下,經濟溫和復蘇,更大的概率是震蕩市的結構性機會,考慮到2023年已經是各類主題炒作大年,主題標簽、小市值、沒機構股票已經被充分博弈且股價位置很高,今年未必還有超額收益,更多要圍繞科技產業創新、制造業服務業出海、數字經濟、計劃剛需(軍工/海風/行業信創等)等方向尋找真正能落地和有業績的公司。如果財政刺激政策超預期或某季度經濟超預期,包括半導體設計、軟件、互聯網在內的順周期方向優質個股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機會。
匯豐晉信創新先鋒基金經理、投研團隊科技組組長周宗舟認為,一項革命性的新技術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解決技術路徑,解決工程落地,商業化變現。從這個維度考慮,2023年的AI行情是第一階段,而未來將從“0-1”這個階段逐步向“1-10”階段演變,新階段里基本面和產業的趨勢會更加重要。結合這一判斷,2024年AI算力和電子板塊更加值得看好。
華鑫證券則繼續看好科創板戰略性配置機會。其分析道,科創50指數第一大重倉行業為電子(52.40%),走勢和半導體銷量增速走勢高度一致。隨著半導體銷售周期見底,疊加信息安全下國內自主可控邏輯明確,科創50指數有望迎來主升浪。科創100指數第一大權重行業為醫藥(30.31%)。當前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大幅攀升突破5%關鍵點位,處于潛在關鍵拐點期,對應醫藥或已進入左側布局階段。此外,科創50指數PE處于歷史極低位,安全邊際高,估值優勢凸顯。科創100指數經歷本輪回調,估值同樣處于合理水平。此外,科創50指數與科創100指數業績具有明顯的高彈性,在歷輪股市企穩回升階段均漲幅靠前。當前Wind全A指數ERP已達到歷史高位,權益市場下探空間不大,隨著股市回暖,科創板相較于其他賽道有望取得更高的回報。記者 王金萍
跟蹤科創50指數和科創100指數的ETF基金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