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大佬直擊2024年市場關鍵詞
2023年,上證綜指多次跌到3000點下方,公私募機構紛紛大規模集體自購,彰顯了對市場的信心。2024年,A股會否有不一樣的驚喜?一度受熱捧的AI板塊能否持續火熱?政策、海外、行業、技術面等又會有哪些變化?時值年末,我們特邀請公募機構投研大佬,一起直擊2024年市場關鍵詞。
采訪嘉賓>>>
華夏基金投資研究部聯席負責人、基金經理 朱熠
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一部總經理、基金經理 曾豪
匯豐晉信基金副總經理兼(權益)投資總監 陸彬
中海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 姚晨曦
創金合信基金文娛媒體股票基金經理 陸迪
朱熠:2024關鍵詞“機會”
展望2024年,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的紅利仍然非常大,隨著高質量發展的不斷推進,有相當一些板塊具有較為明顯的投資機會。
首先,在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背景下,TMT等科技領域在2024年具有良好的投資機會。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投資的擴大,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帶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進而擴大相關領域資本開支的增長有利于形成具有較好投資回報的產業鏈投資機會。
第二,圍繞中國制造業競爭力提升的出海線索具有明顯的投資機會。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制造業優勢顯著提升,同時,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產值全球份額明顯提升。在汽車、機械、家電、輕工、電力設備、醫藥等領域,制造業出海廣泛發展。我們認為,2024年,中國先進制造業的出海將帶來理想的投資機會。
第三,隨著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具有順周期特征的生產性服務業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在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政策基調下,經濟總需求在2024年有望企穩回升,在經濟周期底部回升的過程中,生產性服務業的復蘇具有一定的領先性,因此,我們看好在2024年總需求復蘇過程中以企業軟件、交通運輸、倉儲物流、科學技術和檢測服務等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的投資機會。
曾豪:2024關鍵詞“修復”
雖然當前市場對于政策效果與經濟復蘇的彈性仍有分歧,但盈利底的出現以及政府重新加杠桿,基本確認當前市場已經進入底部區間,展望2024年,市場有望走出震蕩向上行情。
首先,從基本面來看,A股盈利增速回落周期一般持續8個季度,本輪盈利周期從2021年一季度見頂回落至2023年三季度已持續9個季度,盈利下行的時間已足夠長,疊加PPI同比2023年三季度筑底回升,預計2023年三季度將是本輪盈利改善的起點。
其次,從風險偏好來看,滬深300ERP接近過去5年均值+1std上軌的悲觀區域,政府重新加杠桿有利于增長企穩回升,增長修復有望驅動風險偏好回暖。
最后,從流動性方面,美國增長下行有利于美債利率高位回落,美元已處于強弩之末,等待國內政策發力帶動中美利差企穩,人民幣匯率從單邊貶值走向雙向波動。
需要警惕的風險包括美國增長韌性強于預期帶來的加息預期回擺、以及國內增長與企業盈利修復不及預期等。
2024年的投資預計沿著科技成長、傳統復蘇鏈、困境反轉三個方面展開:1、科技成長方面,看好直接受益于海外流動性寬松和科技革命的通信(人工智能)、電子(半導體、消費電子)、智能汽車鏈,服務機器人等,另外還有創新藥。2、傳統復蘇鏈方面,目前市場對于宏觀經濟的預期已經悲觀到極致,導致所有順周期的核心資產估值均跌至歷史底部,只要經濟復蘇預期有所啟動,相關的復蘇鏈條會有顯著的估值修復機會。看好化工、有色、建材和非銀等行業的階段性配置機會。3、困境反轉方面,2024年看好新能源以及養殖等農業股的困境反轉機會。
陸彬:2024關鍵詞“成長”
2024年經濟企穩是比較明確的結論,企業盈利增長、風險溢價回歸、加之政策在融資端和需求端持續發力,未來市場有望形成積極合力,共同促使A股有所表現。
從市場風格來看,當前紅利股相對于成長股的超額收益已經到了一個歷史極值水平,股息率大于5%的股票數量相較于2023年初大幅減少。因此,2024年成長風格大概率會優于紅利風格。在投資機會上,看好三大方向:首先是產業趨勢和產業政策共振的科技板塊,重點關注電子和AI。其次是估值和長期空間兼具的新經濟板塊,重點關注高端制造和醫藥。最后是關注經濟筑底修復,布局具備盈利彈性的傳統順周期板塊,重點關注航空和養殖。
姚晨曦:2024關鍵詞“突圍”
過去兩年,中國經濟的平淡、A股市場的低迷更多因為我們要同時面對多重 “圍堵”: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以及疤痕效應的延續;地緣經濟碎片化導致的貿易壓力和國內局部產能過剩;房地產風險消化對經濟的持續影響;微觀層面市場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如今,我們已經開始主動謀求“突破”。房地產調控政策全面轉向,行業進入新模式構建階段,即便新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但已經不再是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而以今年特別國債為起點,提高財政赤字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有效擴大投資,也將改善預期、刺激消費。最后,海外發達國家通脹顯著緩和、貨幣緊縮趨于尾聲。
回到A股,2024年的市場能否實現突圍,走出目前的主題投資和小盤微盤股行情,形成真正有基本面支撐的投資主線,同樣值得期待。相對來說,我們覺得受益財政發力的行業以及引領生產力提升的科技創新領域是最值得關注的。
陸迪:2024關鍵詞“進化”
2023年以AI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浪潮席卷全球。展望2024年,AI的未來在于不斷進化;個人、國家、世界的未來在于不斷進化,投資也需要順應進化的時代特征,科技創新、國貨崛起和品牌出海是2024年的三條投資主線。
AI是近年來科技創新端有較大突破、持續進化的領域,后續或將進一步驅動從消費電子硬件,到互聯網平臺、視頻媒體、網絡安全等應用軟件的新變革。
國內消費需求弱復蘇,倒逼眾多中國本土企業成長進化,在立足國內的同時逐步走向海外,從內卷到外卷,憑借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向國內外供應物美價廉的產品,中長期實現國貨崛起、品牌出海。這中間蘊含著不少的投資機會,包括視頻、電商、游戲和消費電子軟硬件相關領域。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