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資產管理周云:好的投資是矛盾的完美結合
自2008年清華大學博士畢業后,周云就加入東方紅資產管理,從研究員做起,一路做到基金經理,迄今,其已擁有超過15年的證券從業經驗和逾10年的投資經驗。
在其看來,價值投資理念并不復雜,它是一種本質上一定正確的思維方式,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霸谕顿Y中,我們要深刻理解價值投資的理念,但是也要清楚地知道我們做不了純粹的價值投資”,周云表示,價值投資本質上是一個尋找真理的游戲,最大的風險是堅守了一個錯誤的東西,并不斷加倉。很多的價值投資也是在一個更大的趨勢里做逆向投資。
價值投資需要“好公司”做保證
周云認為,價值投資的本源其實就是一句話:“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假如要買的是均勻分布在未來十年的自由現金流,那么估值是所要支付的成本,成本的變動顯然會影響收益率的高低。這是價值投資非常強調低估值的原因。
從純價值的角度看,估值低所帶來的高回報幾乎是價值兌現的唯一路徑,成長的價值也在于將來可以把估值變得更低?!暗凸乐蒂I入產生的高回報并不是通過市場把它炒上去,然后在估值高位賣給別人實現的,我們賺取的是公司經營的利潤?!?/p>
估值是擺在臺面上的事情,但是對公司價值的判斷卻不是那么顯而易見。基于此,周云認為,在價值投資中,“好”和“便宜”是同等重要的。僅強調靜態的“便宜”而沒有“好”做保證,容易陷入價值陷阱,特別是對于個股而言。
周云表示,價值投資強調要買好公司,是因為企業未來的經營是不確定的,只有好公司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它實際的現金流和預期的一致,甚至超出購買時的預期。而預測的時間跨度越長,對行業屬性、商業模式、競爭壁壘等公司質地方面的定性判斷就更為重要。
那么,何為“好公司”?在周云看來,“好”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能干與幸運。
在周云看來,幸運應該是排在能干之前的。偉大的企業都是時代的產物,很多曾經認為很優秀的公司在屬于自己的時代過去之后,再能干可能也變得沒有了意義。
“相對于能干,我們對幸運的評價也會更加客觀一點,因為無論是行業屬性還是商業模式的優劣,抑或景氣度的高低,我們都可以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而能干更多的是主觀評價,容易受結果偏見的影響。”
周云說,避免結果偏見最好的方式,是在公司經營不順的時候來看是否還依然相信公司的能力,如果相信,那么置信度會高很多。
他表示,我們所處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是灰度的,但是資本市場容易給上市公司貼標簽。買市場公認的好公司,哪怕是長期業績非常優異的公司也不一定會獲得滿意的投資結果。
這背后的原因,周云認為主要有三點:有些公司可能本身并沒有那么優秀,只是幸存者偏差;有些公司的確很優秀,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卻遺憾的輸給了時代;還有些公司優秀且一直幸運,但是市場對它的預期太高,因過高的估值而導致股價表現一般。
力爭“剔除運氣成分后能夠穩定的賺錢”
雖然在做每一個決策之前大家都是自信滿滿的,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實際犯錯的概率遠比事先想象的高。在認識到這種情況之后,加入新的判斷維度幫助提高投資勝率,對周云而言是順理成章的事。
“對我來說,投資方式的改進首先就是不要輕易的站在市場的對立面,與beta作對,只有當市場情緒演繹到極致,明顯違背常識的時候,才應該這么做;其次,如果自己心態平和一點,掌握的工具更多一點的話,可以獲取一部分smart beta的收益;第三,我覺得堅持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對價值規律本質的思考,在一定概率上依然可以幫助自己獲取一部分alpha收益。”
雖然“獨立思考”和“傾聽市場”看上去是一對矛盾體,但周云認為,好的投資恰恰是矛盾的完美結合。
在資本市場,可能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新的共識替代舊的共識。在他眼中,價值投資本質上是一個尋找真理的游戲,最大的風險是堅守了一個錯誤的東西,并不斷加倉。但是真實的世界是變動不居的,真正不變的東西很少。
“拉長歷史看,產業在更替,公司在興亡,我們不可能都先知先覺的買在最底部。所以適當的趨勢思維是很重要的,回顧很多經典的價值投資案例,我們會發現它們也是在一個更大的趨勢里做的逆向投資。”
作為基金經理,周云始終不急不躁?!捌鋵嵧顿Y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為它反人性,所以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內耗”,他表示,“一方面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投資方法,既符合自己的性格特征,又符合投資的客觀規律,另一方面投資本身也是一個修心的過程,我也認識一些投資做的好的老師與前輩,會發現他們越到后來越真實和平和?!?/p>
風險提示: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鹜顿Y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投資基金前,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文件。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