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格局初步形成 南京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交出周年答卷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全市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動能有效激發,金融支持科創企業發展的功能有力彰顯,‘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格局初步形成。”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操文榮在12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南京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進展情況時欣喜地表示。
《大眾證券報》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自2022年11月獲批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南京市科創引擎強勁,金融支持效果顯著,可以說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周年答卷。
截至10月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貸款、科技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分別為1723.32億元和631.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83%和28.13%,分別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1.29和14.59個百分點;信息共享的全省科技企業名單內科技企業貸款余額1565億元,較年初新增275億元,增速21.34%。
1-11月,全市銀行機構共開展常態化科創融資對接759場次,授信簽約536億元。截至11月末,“寧創融”發放額達100億元,撬動全市金融機構向科技企業發放低息貸款1223億元,支持企業12103家。同時,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34%,低于同期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96個基點。
省市區三級聯動 凝聚科創金融改革合力
科創金融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向科創企業多元化的賦能;科技金融服務效能的提升,離不開各級機構的通力合作。
操文榮介紹,自試驗區獲批以來,省級層面,省政府成立了省科創金融改革領導協調小組,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南京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提出了6個方面20條具體任務舉措。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江蘇監管局、江蘇證監局等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駐蘇機構已經出臺或正在制訂相關政策措施,支持南京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市級層面,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2023年度南京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工作要點》,成功舉辦 “南京市高質量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推進大會”,工農中建交、中信、興業、江蘇銀行、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10家金融機構總行總部與南京簽署戰略協議并制定行動方案,助力南京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區級層面,推進“一區一特色”創新實踐,全市12個區立足自身金融和產業科技稟賦,發揮首創精神,開展差異化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優勢的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格局。
全方位延伸服務觸角 推動科創金融資源高效配置
為了精準觸達金融服務科創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南京市各類金融機構群策群力,勇于創新。
操文榮介紹,目前全市各類金融機構設立科創金融服務中心、科技支行、科創金融事業部等各類科創金融專營組織60家,形成了“機構專營、模型專設、服務專業、產品專屬”的服務格局。不僅建立科創企業和金融機構供需雙方新鏈接,建設了南京市科創金融產品庫和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庫,還公布了2萬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并精選推出200余款科創金融產品,利用南京金服平臺以及“寧企通”金融服務專區等平臺,推動科創金融資源高效配置。與此同時,全方位延伸科創金融服務觸角,面向各開發園區和重點孵化器,設立了18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為科創企業提供專業化、綜合性金融服務。
以品牌創設為契機 構建科創金融服務“譜系”
在金融機構的全力推動下,科創金融服務品牌和創新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操文榮介紹,現已打造出“寧科投”“寧創融”“寧科貸”“寧科債”“寧創擔”“企業上市寧航行動”等全生命周期政策性科創金融服務品牌。目前,“寧科投”引導設立子基金規模超過1300億元,“寧創融”額度達100億元,“寧科貸”貸款余額近600億元,“寧科債”各類創新品種債券發行規模近120億元,“寧創擔”累計服務企業融資近100億元,全市在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達到16家。
問題導向因“癥”施策 推進科創金融產品模式創新
全國首批、江蘇唯一的混合型科創票據在南京的落地,開啟了科創金融產品和模式的創新之路。自試驗區獲批以來,南京市企業在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發行科創票據規模已超94億元。
操文榮介紹,為了緩解科創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推進商業銀行結合科創企業特點實施“創新積分貸”,同時創新科創企業授信評價機制,幫助科創企業實現“技術流”向“現金流”轉變;為了緩解初創期科技企業融資貴問題,落地了“遠期共贏”利率信貸產品,圍繞科創企業成長階段,長短結合優化利率結構,降低初創期科創企業融資成本。同時,推動投貸聯動發展,打造具有不同風險偏好和收益要求的金融機構服務科創企業的利益共同體,截至目前,全市投貸聯動累計貸款余額已超100億元。
依托良好政策生態 共建都市圈科創金融聯盟
良好的政策生態,是科創金融發展的有利土壤。操文榮介紹,在區域協同和共建共享的強化推動下,都市圈10個城市已達成意向共建南京都市圈科創金融聯盟。
一年來,江蘇股交中心獲批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跨境投融資開展QFLP和QDLP試點(目前已有9家企業獲準開展QFLP試點,試點基金總規模近百億元;2家企業獲準開展QDLP試點,試點基金規模達1.5億美元);建成國家級、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30家,江北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獲批成為國家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互聯網+金融+知識產權”服務模式,服務企業超萬家;通過設立的全國首個知識產權資產數字化交易平臺,近60萬件專利成功轉化為數字資產。
“我們將深入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高質量建設,加快構建更具適應性、競爭力和包容性的科創金融生態,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南京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高水平服務紫金山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發展,努力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貢獻南京科創金融改革力量?!辈傥臉s最后表示。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