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做不好賣 年內11只基金募集失敗
今年市場持續震蕩,不少基金又經歷了“好做不好賣”的時點。粗略統計,今年來有11只基金募集失敗,有173只基金延期募集。
募集失敗者多為混合型基金
11月22日,匯安基金發布關于匯安浩陽三年混合型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10月14日,博時基金發布關于博時穩健匯利6個月債券型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9月2日,東方基金發布關于東方銳意先鋒混合型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8月29日,金鷹基金發布關于金鷹景氣驅動一年混合型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7月22日,融通基金發布關于融通中證1000指數增強型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6月17日,永贏基金發布關于永贏佳瑞12個月混合型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6月5日,民生加銀基金發布關于民生加銀卓越配置兩年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6月3日,民生加銀基金發布關于民生加銀優享進取一年封閉運作股票型基金中基金(FOF-LOF)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5月27日,鵬揚基金發布關于鵬揚進取先鋒一年混合型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3月22日,國融基金關于國融光伏主題行業優選混合型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1月14日,中信建投基金發布關于中信建投均衡成長混合型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粗略統計,今年已經有11只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發布 (A/C合并計算),即基金募集失敗,其中不少是中小基金公司發行的產品。觀察發現,混合型基金有7只,占比最大。此外,民生加銀基金有2只產品沒能完成募集。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介紹,一般來說,基金合同生效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基金份額不少于2億份且基金認購人數不少于200人。由于部分基金公司的委外基金被機構投資者突然撤單,或者新基金在發行階段突然遭遇市場“寒流”,導致募集非常困難,因而失敗。
債券型基金是今年發行市場“香餑餑”
Wind統計發現,截至11月23日,今年以來,基金發行份額最多的是惠升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惠升和安純債、民生加銀恒源、興業嘉遠、宏利添盈兩年定開,發行份額均為80億份,均為債券型基金。此外,今年以來有173只基金延期募集,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達56只,占比最大。
華寶證券分析認為,此前市場情緒一度處于相對冰點,導致今年基金公司對主動偏股型基金的發行熱情不高,但基金經理的歷史管理業績依然是新發基金的最大保障。在當前主動管理基金超額收益明顯下降的趨勢下,未來有望看到更多的指數化產品。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