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上市險企凈利潤同比下滑 配置首推基本面穩健、高beta公司
Wind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險企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1763.1億元,同比下滑17.8%。其中,中國人壽下滑幅度較大,接近50%,而中國平安僅小幅下滑5.6%。從營業收入來看,新華保險是唯一一家同比下滑的險企,下滑幅度為18.63%。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市險企的業績整體差強人意,但從個股行情表現來看,今年以來,5家險企個股中僅中國人壽下跌8.16%;中國太保以17.61%的漲幅居首(截至今年10月末)。
業績歸因:投資收益大幅減少
“歸因來看,資本市場波動疊加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導致投資收益大幅減少,是各公司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招商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鄭積沙分析指出,一方面,上市險企前三季度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中國人壽2.8%,中國太保2.4%,新華保險2.3%,中國平安3.7%,中國人保未披露,預計呈低迷狀態。另一方面,除中國平安自2018年起即切換為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外,中國人壽H股報表及其他上市險企均從2023年才開始實施新金融工具準則,并且選擇不追溯調整投資業務上年同期數據,也使得2022年基數較高,利潤同比有所承壓。
財通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夏昌盛分析認為,保險服務收入低增的同時整體費用高增導致保險服務業績普遍出現負增長,疊加權益市場震蕩下投資業績承壓,是上市險企業績整體下滑的原因所在。他在報告中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的服務業績分別同比下滑10.1%、7.5%、13.5%、14.4%和17.3%;同期投資業績分別為-423億元、69億元、-106億元、-7億元和-24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40億元、減少39億元、減少43億元、減少252億元和增加5億元。“預計主要源于近年來新單保費收入持續下滑,保險服務收入增速降低,但費用端受部分固定費用影響放緩速度更慢,因此增速高于保險服務收入。”
壽險:NBV整體延續高增
儲蓄險供需兩旺疊加預定利率調整刺激,帶動上市險企新單銷售延續高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的NBV(賬面凈值)增速分別為:36.8%>29.9%>14.0%。單季度來看,中國太保、中國平安、中國人保壽險(含人保健康)、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的新單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53.1%、29.3%、26.1%、-3.8%和-20.4%。
截至三季度末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壽個險銷售人力為66萬人,環比2022年底小幅凈減少0.8萬人,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費同比提升28.6%;中國平安個險代理人數量為36萬人,較年初凈減少8.5萬人,連續兩個季度環比改善,且人均NBV同比提升94.4%;中國太保個險隊伍基礎盤企穩,前三季度核心人力的占比、月人均首年傭金收入,新人的招募人數、業績貢獻及產能等指標均同比大幅提升。“代理人數降幅持續收窄,人均產能同比大幅增長,隊伍質態進一步改善,渠道轉型成效漸顯。”鄭積沙預計后續各險企的個險銷售人力降幅有限,供給效率將得到持續改善。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壽退保率為0.88%,同比增長0.14pt;新華保險退保率為1.5%,同比持平;中國太保個人壽險客戶13個月保單繼續率為95.5%,同比增長7.5pt,業績顯著改善,均顯現出穩健的業務品質。
財險:持續演繹“強者恒強”
隨著經濟的逐步復蘇,財險需求也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共計實現保費收入7839.6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上述三家車險業務保費收入4370.5億元,同比上升5.7%,占總財險保費收入的56.2%;非車險業務保費收入3469.1億元,同比上升7.6%,占總財險保費收入的43.8%。
國信證券分析師孔祥指出,車險保費收入的提升主要是受生產活動復蘇及用車頻率增加影響,在新能源車高增背景下,汽車需求得到穩步提升;而非車險保費收入的增加更多來源于農險加強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平安、人保和太保的車險保費分別同比增長6.2%、5.5%和5.5%;非車險保費收入則相對分化,平安同比下降6.6%,人保和太保則分別同比增長9.6%和19.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險企COR(綜合成本率)有所上升,人保、平安和太保的財險COR依次為97.9%、99.3%、98.7%,分別同比+1.7pt、+1.6pt、+1.0pt。“主要是受車險客戶出行需求恢復以及 ‘杜蘇芮’、‘海葵’等臺風暴雨災害影響。”鄭積沙預計,全年各上市險企車險保費增速將穩定在5%-6%左右,人保和太保非車險保費均有望維持兩位數以上增長。他進一步表示,隨著車險監管新規落地、高虧業務加速出清和風險減量服務持續落實,各公司成本管控能力有望進一步加強,龍頭險企優勢有望持續凸顯。
投資建議:歷史低位迎來配置機會
券商分析師普遍認為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的保險板塊,將逐步迎來較好的配置機會。
海通國際分析師孫婷認為保險行業資產端與負債端均有改善機會,安全邊際較高,可以說是攻守兼備,建議繼續關注行業相關投資機會。她指出,市場儲蓄需求依然旺盛,保險產品相對競爭力仍顯著,2023年全年NBV有望大幅增長,與此同時,隨著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回落至2.65%左右,預計未來伴隨國內經濟復蘇,長端利率若繼續修復上行,保險公司新增固收類投資收益率壓力將有所緩解。
申萬宏源分析師羅鉆輝也建議關注超調后的配置機會,并表示首推基本面穩健、高beta的上市險企。“我們認為,三季報披露后市場對于資產端表現的隱憂落地,監管先控利差、后控費差,供給側改革中強者恒強的確定性顯著提升,市場競爭格局有望進一步優化。”
東海證券分析師陶圣禹則建議關注擁有明顯護城河的大型上市險企。他認為壽險方面應持續關注在穩定規模下的產能爬坡,以及保障意識激活后的需求釋放;車險量質齊升邏輯夯實,非車險增長動能強勁、空間廣闊,整個保險板塊配置機遇值得重視。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