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基金經理哪個年齡段業績更出色
今年來A股市場表現震蕩,十分考驗基金經理的操作水平。到底哪個年齡段的基金經理更為出彩?實際上,不同年齡段的基金經理受到不同投資者的偏愛:有人信賴“姜還是老的辣”的老生代基金經理;有人喜歡經驗與靈活兼備的中生代;也有人選擇跟隨“敢闖敢干”的新生代。
公募中生代“扛把子”
Wind數據統計,目前有出生年份披露的公募基金經理共289人,截至9月20日,今年來取得正收益的有138人,占比47.8%。其中業績最好的是70后的劉元海,他管理的東吳移動互聯A今年來業績增長了37.66%,東吳新趨勢價值線今年來業績增長了35.11%,可謂中生代在今年市場中的“扛把子”。
從80后來看,有可比數據的80后基金經理中,業績最好的是國金基金的馬芳和姚加紅,他們管理的國金量化多因子今年來業績增長了11.23%。60后和90后的披露數據不多,60后的魏東管理的國聯安核心資產策略今年來業績增長了3.89%,在今年震蕩的市場中仍保持正收益。此外,90后的丁杰科管理的申萬宏源靈通快利短債今年來業績增長了2.39%。
民生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在剛入行的階段,基金經理的偏好會由高度成長慢慢趨于價值;具備一定經驗后,又會從偏價值回到高度成長;而在入行較長時間后最終會逐步回歸價值。基金經理年齡與行業配置防御性有正相關性。從整體來看,年齡差異對于成長和價值投資業績并無明顯影響。在行業配置上,當前經驗較豐富的基金經理整體相對高配消費、金融等板塊,較年輕的基金經理整體配置TMT和先進制造較多。
私募“小將”收益領先
公募今年是中生代“扛把子”,私募又是如何呢?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2023年8月末,有個人年齡段數據披露的私募基金經理共有1899位,其中,80后人數最多,共有963位,占比超50%;70后緊隨其后,共有608位,占比超30%;90后逐漸增加,逼近10%;60后占比7.37%;50后占比僅有0.05%。
截至8月末,有年齡段數據和今年以來(1-8月)收益展示的私募基金經理共有1842位,其中取得正收益的有1013位,占比約為55%。上述取得正收益的基金經理中,有107位收益超20%,有214位收益介于10%-20%,有692位收益介于0%-10%。
具體來看,60后基金經理今年以來收益十強的收益率約在5%以上,基石資本-弘唯基石陳延立、君之健投資張友軍、開思私募倪飛分別以 38.52%、21.28%、17.07%的收益率斬獲榜單前三。70后基金經理的收益明顯更好,昊澤致遠唐朝軍、東方睿石路文韜、盛世紀投資潘聯斌分別以37.74%、30.60%、25.71%的收益率斬獲榜單前三。
在80后基金經理榜中,寧波澤添張迪、添橙投資金滬飛、北京象淵私募張猛分別以52.17%、45.41%、26.50%的收益率斬獲榜單前三。90后基金經理中,謝諾辰陽程浩然、大唐英加張博、正瀛資產李順分別以74.31%、31.49%、24.25%的收益斬獲榜單前三。
從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總體來看,年輕一代基金經理在正收益比例和整體收益上均有明顯優勢,其中90后基金經理正收益占比接近70%,與其他年齡段有明顯差距。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