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費收入四年來首次下降
公募基金2023年中報已經披露完畢。受市場行情影響,盡管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資產規模上升,但管理費收入卻下降,這是自2019年上半年以來首次下降。
行業管理費收入下降12.32億元
中報披露完畢,有197家公司披露了旗下公募基金的管理費用收入情況。Wind資訊統計顯示,2023年年中有21家公司旗下基金管理費收入超過10億元,更有9家公司超過20億元,其中,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和華夏基金三家公司的基金管理費收入均超過30億元大關,分別達49.78億元、35.83億元和30.38億元。相比而言,有39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基金管理費收入不足1000萬元,其中,有15家管理費收入不足100萬元。
《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2023年以來,A股市場波動較大,雖然公募基金的資產規模上升,但行業整體收獲的管理費卻有所萎縮。統計顯示,相較去年年中,有可比數據的183家公司中,98家公司收獲的基金管理費上升,另外85家公司收獲的管理費下降。從總體額度來看,雖然上半年基金資產規模同比增加了0.88億元,但行業內基金管理費收入卻下降了12.32億元,這是2019年上半年以來首次下降。
具體來看,中小公司由于基數低,公募管理費收入波動較大,比如銀河金匯證券上半年基金管理費增幅達到了201%,而申萬宏源證券、易米基金、西南證券、平安證券和上海證券的公募管理費收入也都出現了10%的增長。另一方面,太平洋證券、北信瑞豐基金今年上半年的基金管理費降幅超50%,長城證券、九泰基金、凱石基金、恒越基金、紅塔紅土基金等管理費降幅超40%。
權益型基金管理費收入下降明顯
中報顯示,天弘余額寶今年上半年收取管理費10.34億元,管理費收入繼續排名全市場基金第一,但相較去年同期下降1.13億元,相應的,其基金份額也從2022年中報的 7749.11億份下降到6746.73億份。排名第二的是中歐醫療健康,今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4.5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43億元。而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易理財、華泰紫金天天發、平安日增利、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招商中證白酒、博時現金收益和富國富錢包分別位列第三到第十位,管理費收入均在2.5億元以上。(見表)

從排名前十的基金來看,僅有易方達易理財、華泰紫金天天發、平安日增利、富國富錢包4只產品在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是增加的,全部為貨幣型基金,而權益型基金的管理費收入均有所下降,不過,從前十大基金來看,權益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的管理費貢獻幾乎平分秋色,可見近年權益型基金的發展步伐加快。
自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以來,公募基金公司陸續實施了降費行動。公司規模由大中型基金公司延伸至中小型基金公司,呈現“階梯式”降費趨勢,以主動權益產品為主,基金的管理費率普遍由1.5%下調至1.2%。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