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銀匯理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劉莎莎:股債配置的溫故知新
近期資本市場討論的焦點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出的重點精神。
一是房地產方面,會議關于房地產的重要表述是“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目前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方案已出,地方層面調整更多在因城施策層面。
二是優化地方債務,強調“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預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此前對債務問題“硬著陸”擔憂,下半年可期待更加明朗的化債框架。
三是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有望抬升短期內市場風險偏好,權益市場財富效應是居民恢復信心的重要一面。
四是促進釋放內需,穩定收入預期,提振消費。具體產業領域是涉及“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人工智能安全發展”等。現已有部分領域政策出臺,預計更多政策細則后續有望落地。
總結來看,上半年經濟壓力主要集中在就業與收入預期較弱以及房地產投資下行。我們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基調依舊維持寬松,有望進一步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配合財政及產業政策的逆周期調節。
由上自下投射到資產配置的操作層面,在基本面壓力猶存,政策逆周期調節,基本面復蘇的彈性和節奏仍存不確定階段,股債混合類產品在凈值的穩健性上具備顯著優勢。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11月政策調整,市場情緒反差劇烈,股債資產大幅反轉,純債類產品在機構止盈和散戶恐慌贖回背景下跌幅擴大,順周期股票大幅反彈。4月隨著月度數據低于預期,股債走勢再一次反轉。
對比此次政治局會議內容,結合股債的配置價值分析。我們認為,本次市場表現是上次極端情況的削弱版本。逆周期政策調節的目標是在短期總量穩定的同時,長期優化結構解決存量問題。
當前,基本面的改善需要時間和數據驗證,A股市場底部特征開始顯現但難有大起大落,無風險收益下行的中長期趨勢仍存,債市回調幅度有限。從長期維度來看,權益資產的配置價值凸顯,但趨勢性機會仍需時間驗證,股債混合配置對于資產的波動控制作用顯著。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