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專家認為短期降息概率不高
4月以來,廣東、河南、湖北等地多家中小銀行集中下調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引發市場關注。與此同時,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日前發布的 《2023年3月銀行存款利率報告》也顯示,3月份,銀行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1年及以上期限利率均下跌,其中國有銀行帶頭下調利率。那么,該如何看待這輪存款利率的下調?是否預示著新一輪“降息”或將開啟呢?
多地下調存款利率
4月11日,深圳坪山珠江村鎮銀行發布公告稱,自當日起,該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調整為2.15%、2.75%、3.4%、3.9%,各期限存款利率均較“開門紅”期間下調10個基點。
日前,河南修武農商行也發布利率調整公告稱,自4月8日起將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下調至1.9%、2.4%、2.85%,較今年1月初下降30至45個基點。此前,河南光山農村商業銀行發布公告稱,決定自4月8日起將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下調恢復至1.9%、2.4%、2.85%。河南省農村信用社、河南淮濱農村商業銀行等也發布了類似公告。
湖北黃梅農商行也發布公告稱,自4月8日起,對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利率分別調整為2.00%、2.30%、3.00%、3.00%,此次調整較去年10月該行公告利率下降10至25個基點。
而早在4月初,廣東多家銀行就密集官宣下調存款利率。4月4日,廣東南粵銀行就把個人存款利率中的活期存款利率從0.385%下調至0.3%,整存整取利率亦下調2BP至15BP不等,這也是該行近5年來首次進行存款利率調整;廣州銀行自4月1日起將3年期和5年期(5萬元以上)的產品利率均下調5個BP;廣東澄海農商銀行4月1日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調5BP至15BP不等。
或屬銀行自律性下調
“此次降低存款利率可能是中小銀行依據利率自律機制的下調。”開源證券分析師陳曦指出,在過去幾次存款利率下調中,部分中小銀行出于攬儲壓力并未跟進,但近期貸款利率不斷壓降,導致中小行息差被壓制低位,此次部分中小銀行調降存款利率可以在3月降準的基礎上,進一步緩解負債端成本,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貸款成本,為后續穩增長保駕護航。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存款利率的走低也與目前居民存款的持續飆升有關。有數據顯示,3月存貸差已達48.46萬億元,較上個月擴大1.8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2022年,居民新增人民幣存款178372億元,同比多增73970億元;可在居民存款快速增長的同時,居民新增人民幣貸款僅增38325億元,同比少增40870億元。
那么,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下調會否引發新一輪降息呢?
民生證券分析師周君芝認為概率不大。首先,從歷史經驗角度,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之后不會必然跟進降息。而且本次下調存款利率是局域性的,主要是城商行和農商行,不具有普遍性。其次,從地產鏈修復角度,降息錨定地產,而當前地產仍在修復趨勢,降息必要性不強。第三,從銀行凈息差角度,當前凈息差壓縮空間有限,銀行端降息意愿不強。第四,從債市杠桿角度,當前債券市場杠桿較高,降準后短期內再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國有銀行3月存款利率下跌
“從利率走勢來看,今年銀行普通定存、大額存單均呈現出長期利率穩中有降的趨勢”,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研究員劉銀平指出,從不同銀行來看,國有銀行在控制攬儲成本、利率下調方面起到牽頭作用,各種存款利率都要低于其他銀行,且今年以來與其他銀行的利率差距有所擴大。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今年3月,銀行定期存款1年、2年、3年期利率均下跌,跌幅分別為0.3BP、0.4BP、2.1BP。其中,國有銀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別為1.947%、2.428%、2.987%和2.812%,不僅均較之前下跌,而且與其他類型銀行有18-60個基點不等的利率差距。
數據還顯示,2023年3月大額存單共發行657只,其中,1年、2年、3年、5年期利率分別為 2.262%、2.798%、3.27%和3.572%,較上個月分別下跌0.1BP、0.7BP、5.9BP、2.4BP。從各類銀行利率水平來看,城商行整體利率水平最高,國有銀行各期限利率均墊底。結構性存款方面,3月份國有銀行結構性存款平均期限為63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17%,環比下跌2BP;股份制銀行平均期限為157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32%,環比下跌5BP;城商行平均期限為131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25%,環比下跌7BP;外資銀行平均期限為453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5.82%,環比下跌21BP。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