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業績開門紅 私募對2023年市場整體偏樂觀
上證綜指本周站上3200點,市場回暖讓私募對后市的樂觀情緒增加,不僅新發行的私募產品數量增多,私募產品的業績也跟著水漲船高。
私募1月業績開門紅
受權益市場回暖的影響,私募基金1月份業績表現可圈可點。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有業績記錄的92家規模百億的私募1月份整體收益為4.26%,其中,89家百億私募1月實現正收益,占比高達97%。具體來看,89家實現正收益的百億私募中,36家百億私募1月收益超5%,其中,2家百億私募收益超10%,最高收益為12.96%。
此外,有業績記錄的23555只私募基金1月份整體收益為4.54%,收復了2022年一半的虧損。其中,20467只基金實現正收益,占比高達86.89%。正收益產品中,3只私募基金單月收益翻倍,14只單月收益超50%,65只單月收益介于30%-50%之間,198只單月收益介于20%-30%之間,合計280只基金單月收益超20%。
不僅業績增長,私募新發產品速度也反映出行情回暖。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已有1189家私募管理人在1月份共計發行了1932只新基金。44家頭部私募齊發力,1月份以來已經發行148只新基金,梅山保稅港區凌頂投資、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一村投資等三家百億私募的新發基金數量均超10只。此外,去年10月份跌破百億規模后,時隔4個月,王亞偉的千合資本管理規模再次重回百億。
私募對2023年明顯較樂觀
“如果去年我們整體是偏謹慎的,那么今年明顯比較樂觀”。慎知資產的余海豐表示,目前港股相對是不貴的,尤其是考慮到未來美元不可避免地要走向降息,港股貼現率會下降,有利于港股估值上升。隨著中國經濟的常態化,它的分子端也會改善,所以港股面臨雙擊局面。
在年度展望中,景林資產表示對2023年的中國資產保持樂觀,不過他也對多個風險點進行了提示,其中包括:盡管2023年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周期進入尾聲,但美聯儲有可能將較高利率維持更長的時間,從而導致市場低估未來政策緊縮路徑的風險。繼續關注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例如俄烏沖突持續時間超預期的風險、中美關系是否再次緊張的風險。
具體到今年的投資方向,林園投資表示看好兩條主線,一是此前受壓制較為嚴重的行業,如房地產、白酒等;二是未來市場不斷擴大、需求持續增長的行業,比如醫療醫藥板塊。
正圓投資認為,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底基需要由投資來重構,以投資為核心形成國際國內雙循環,從這個角度出發,看好以下相關的機遇:1、投資:能源安全背景下碳中和板塊;自主可控下半導體、專精特新相關環節;軍事安全背景下的軍工企業;糧食安全背景下的轉基因賽道。2、消費:具備渠道創新屬性的直播電商;具備產品創新屬性的AR/VR。3、出口:5G、新能源等優勢產業海外擴張;基建、電子、家電等傳統產業。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