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內自購金額合計超過18億元 機構紛紛出手彰顯對資本市場信心
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之后,資本市場本周又掀起了自購潮,多家機構紛紛以真金白銀力挺市場,分別自購1000萬元至1億元不等,彰顯對資本市場的信心。
26家機構累計公告自購約18.1億元
本周,資本市場又掀起了自購潮。10月18日,博時基金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合計1億元人民幣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同日,鵬華基金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公司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合計1億元投資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諾至少持有1年以上。
10月17日,易方達基金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合計1.5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基金。廣發基金表示,基于對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公司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合計1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基金。南方基金表示,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將以1億元固有資金投資旗下偏股混合型基金。此外,華夏基金、中歐基金等也紛紛公告宣布自購。
除了公募基金外,券商資管和私募基金本周也接連宣布自購計劃。
中泰證券資管表示,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和對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于近期以自有資金1億元申購并將長期持有旗下偏股型基金,持有時間不少于1年。國泰君安證券資管稱,決定運用固有資金共計1.1億元,認購國泰君安善吾養老目標2045五年持有混合發起(FOF)和國泰君安善元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混合發起(FOF)兩只公募基金產品。華泰證券資管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將運用不超過1000萬元自有資金投資公司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
記者粗略統計發現,本周約有26家機構公告了自購計劃,合計自購金額約為18.1億元。(見表)
本周發布自購公告的基金一覽

自購彰顯對資本市場信心
“目前的A股市場毋庸置疑是具備投資價值的”,博時基金多元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兼基金經理麥靜分析,參照歷史經驗,萬得全A目前風險補償水平ERP對應未來三年的正收益概率100%,未來三年回報超過歷史中位數的概率是75%。對于長期投資而言,目前A股是處于值得布局的區域。
前海開源基金公司也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前景,已經于2022年9月以來用基金公司固有資金申購了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2.3億元。中國資本市場將開啟長牛慢牛行情,中國資本市場會是未來十年全球資本市場荒漠中最靚麗的綠洲之一。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要理性看待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自購行為。財信證券就表示:1、跟蹤2018年以來基金公司自購數據,對基金市場自購的初步研究結論是:基金公司自購產品多為旗下新發基金,存續基金自購少;市場行情與基金自購規模無直接關系,基金自購對行情、基金業績影響有限。2、從2022年初以來全市場基金公司自購的情況來看,自購結構及相關情況變動不大,仍以新發基金為主,考慮到市場情況,年初以來基金公司的自購絕對值及相對比例也沒有超出市場預期。3、年初至今基金經理自購、加購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形式多以定投為主,部分基金經理明確了定投期限。基金經理自購、加購行為利于形成持有人利益共同體,對基金經理有約束、激勵的雙重作用。相對于基金公司自購,基金經理的自購可以更樂觀地看待,但仍提示投資者應在下列兩方面保持理性:1、觀察基金經理自購、加購的力度(金額絕對值、相對比例、自購頻率和期限等)。2、基金品種本身是否適配投資者風險等級以及持有偏好、風險收益預期,單一因素不足以作為選擇條件。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