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財基金林健敏:露營概念或成新消費下一個投資風口
2020年疫情以來,國內露營經濟持續火熱,吸引資本紛紛涌入,露營概念股也隨之逆勢上揚。據券商測算,國內露營市場規模未來將超千億元,露營概念或成為新消費賽道的下一個投資風口。
對此,湘財基金行業研究員林健敏表示,露營活動因兼具“可曬性”和“強社交”屬性正受到年輕人追捧。除了疫情因素催化外,人均GDP站上1萬美元的經濟規律也在發揮作用,國內露營經濟有望迎來量價齊升階段,戶外電源等衍生賽道值得重點關注。
“可曬性”與“強社交”屬性催化露營經濟
如今,國內社交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精美的帳篷、天幕、桌椅、食物,好看的餐具、汽燈,甚至連人們穿搭也是清一色的工裝風。近年來,戶外露營正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進而催化出一股露營經濟。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秋節,各大旅行平臺本地露營訂單環比提升4倍,截至目前,社交媒體平臺小紅書上的“露營筆記”,超過447萬+。“露營”已成為與“美妝”并駕齊驅的另一大品類。
林健敏表示:“與海外參與露營的多為戶外運動愛好者不同,國內的‘精致露營’市場近年來迎來井噴式增長,背后是其“可曬性”和“強社交”屬性,尤其受到年輕人和寶爸寶媽們的青睞。”
有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4.6萬家露營相關企業,僅2021年一年就新增注冊企業超2萬家,同比增長144%。
目前,國內露營+的玩法層出不窮,比如威馬標榜自己是“最懂露營的新能源車”,可以通過慢沖接口反向輸出220V電力;雅迪電動車攜手出版公司三輝圖書,在無錫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山谷露營讀書會”;北京的LUCKY TIRP、廣州的Urban Leaving開起了戶外露營主題咖啡店……
人均GDP站上1萬美元喚醒國人戶外基因
從海外發達國家歷史來看,戶外運動流行與一個國家的人均GDP密切相關。國內露營經濟可以獲得超前發展,除了有疫情因素催化外,經濟規律也在發揮作用。
露營源于歐美,在亞洲國家中日本的成熟度最高。據數據顯示,2020 年美國露營人口滲透率為 15.8%,2021 年日本露營人口滲透率超過 10%,而我國目前僅為3%。根據中國戶外聯盟COCA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30日,我國約有6000萬人熱衷參與徒步、登山、露營等戶外活動,僅占總人口不到 4.5%。
林健敏表示:“20世紀80年代,美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其露營經濟加速發展;日本亦然,20世紀90年代露營最熱的時候,也恰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而我國人均GDP于2019年突破1萬美元,預計未來將產生更多的露營消費需求。”
目前,國內有多家露營用品生產企業,之前主要以OEM/ODM為國外品牌做代工,比如國內某帳篷龍頭企業的七成收入來自于海外,其擁有迪卡儂等核心客戶。而隨著露營文化的爆紅,相關企業的國內業務也明顯受到帶動,比如某充氣床墊戶外龍頭企業憑借其設計能力面向歐美代工直銷,現今其國內業務也水漲船高;以帳篷起家、目前專注于戶外鞋服發展的某企業,近期銷售額也大幅增長。
林健敏認為:“不管是戶外運動還是露營活動,我國都尚處于增量階段,未來可提升空間較大。”
露營概念或成新消費下一個投資風口
中國露營經濟持續火熱,吸引資本紛紛涌入。據測算,國內露營市場容量超千億元,其衍生賽道戶外電源等方向保持高速增長,露營經濟概念或成為新消費下一個投資風口。
林健敏表示:“國內露營經濟目前正處于量價齊升階段。在政策和需求的雙驅動下,露營營地數量持續擴張,精致露營也抬升了整個露營設備的價格,據初步測算,中國露營市場容量約為1000-2000億元。”
去年以來,一級市場方面,剛成立一年的露營地品牌“大熱荒野”連獲兩筆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均超千萬元;成立僅兩年的戶外生活方式品牌“ABC CampingCountry”獲得數百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戶外裝備品牌挪客Naturehike也完成近億元融資。
二級市場方面,隨著露營經濟的興起,國內某露營頭部企業的股價,年初至今一路從30元/股飆升至100元/股,創近4年來新高,市值一度超過75億元。持倉該公司股票的基金數量,從3月末的9家猛增至6月末的77家,持股比例從8.72%增至15.33%。露營經濟概念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值得關注。
據統計,A股市場上露營概念的上市公司目前尚不足10家。林健敏建議關注露營經濟的衍生賽道,比如目前比較成熟的方向為戶外電源,其連續3年的市場增速接近300%,2021年銷售體量僅3億元左右,今年已超過10億元,部分移動儲能公司已啟動上市進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