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上市銀行半年報:近六成銀行凈利潤同比雙位數增長
截至目前,42家A股上市銀行半年報已經披露完畢,匯總數據發現絕大多數銀行都實現了盈利的正增長。Wind數據顯示,包括工農中建交和招商、郵儲、興業、中信在內的9家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其中,工農中建四家銀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也在千億元以上。從變動幅度來看,13家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其中,江陰銀行、浙商銀行兩家營業收入同比增幅最高,在20%以上;11家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在20%以上,其中,杭州銀行、成都銀行、江蘇銀行和無錫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了30%。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銀行和西安銀行是僅有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同比下滑的兩家銀行。
40家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
Wind數據顯示,37家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江陰銀行以25.96%的增幅居首。東北證券分析師陳玉盧指出,上半年江陰銀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均超兩成,經營效益再上新臺階,說明該行堅守“支農支小”定位和“零售轉型”戰略成效顯現。考慮到該行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資產質量穩中向好,風險抵補能力不斷提升,他給予了該行“買入”的投資評級。
匯總中報數據還發現,共有4家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了30%,其中杭州銀行凈利潤同比增幅最高達31.67%。銀河證券分析師張一緯指出,公司立足杭州、深耕浙江,區域布局優勢明顯,信貸增長動能強勁,資產質量保持優異。由于公司圍繞“二二五五”戰略有序推進業務轉型與結構調整,公司金融加速科創金融服務迭代,大零售金融布局基本成形,同時圍繞制勝財富業務、鞏固消費信貸,穩步提升綜合經營能力,小微金融維持較快發展。張一緯表示看好公司未來經營,結合公司基本面和股價彈性,維持“推薦”的投資。
記者注意到,凈利潤同比增幅居前的5家上市銀行均為地方行 (城商行或農商行),股份制銀行中平安銀行以25.62%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居首。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在點評報告中指出,平安銀行目前僅0.73倍的PB為近十年來最低,他認為該行在資產質量持續向好、財富管理頗具潛力、零售業務不斷發展的帶動下,盈利有望維持較好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共有5家銀行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家銀行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中,民生銀行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幅度(-15.47%)最大,西安銀行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13.45%)最大。
31家銀行不良貸款比率下降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15家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低于1%,寧波銀行0.77%的不良貸款比率繼續穩坐行業指標最低寶座。
從改善情況來看,31家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較去年末進一步下降,占比超七成。其中,江陰銀行、紫金銀行和蘇州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下降最明顯。值得一提的是,蘇州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已連續五個季度下降,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鋒指出,該行深耕蘇州,事業部構架獨具特色,依托市民卡主辦行資格打造出完善的惠民體系,獲得穩定的零售客群,零售戰略繼續深化,個人存貸款比重持續提升。疊加中間業務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代客理財等業務收入增速較快,及資產質量存量風險不斷出清,未來轉型值得關注。
記者注意到,有8家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較去年末有所上升,其中,北京銀行和貴陽銀行上升幅度較大。平安證券分析師袁喆奇在北京銀行的半年報點評報告中指出該行不良率走高主要是受到集中于租賃、商務服務業和房地產業的對公業務拖累。“我們判斷主要由于受疫情、地產多方面風險因素擾動部分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未來趨勢仍有待觀察,相對而言零售不良率保持同業較低水平。”袁喆奇表示下半年伴隨風險處置工作的推進,該行相關指標有望逐步改善。
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這一指標來看,杭州銀行、常熟銀行、張家港行、無錫銀行、寧波銀行和蘇州銀行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都超過了500%,民生銀行則是唯一一家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低于150%的銀行。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農商行,常熟銀行近年來迅猛的發展引起了眾多機構的密切關注和積極評價。東興證券分析師林瑾璐指出,常熟銀行堅持走特色化、差異化的小微發展道路,已形成“IPC技術+信貸工廠”的小微模式,兼具小微定價優勢和成熟風控技術,“小微業務特色鮮明、模式成熟、下沉客群、做小做散,具備較強的貸款議價能力,凈息差在可比農商行中處于領先地位。資產質量保持優異,撥備充足,反補利潤空間較大。”考慮到該行經營區域優勢、小微戰略定位優勢以及異地擴張潛力帶來的高成長屬性,林瑾璐表示維持對該行“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