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類基金維持投資“高溫” 長盛安逸A等績優基金或可替代“櫥窗基金”
今年春夏以來氣溫不斷升高廣為人們關注,而在公募投資界,近兩年基于市場行情的復雜性與投教工作深化,投資者逐漸認知到“固”全大局的重要性,固收投資熱度不斷上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今年以來全市場新發基金規模為9441.64億元,債基新發規模為5636.65億元,其中,中長期純債基金新發規模為3001.84億元,占債基新發規模的53%,著實驚艷了投資者。
區別于債券基金認申購熱度保持“高溫”,近期部分熱門基金限購卻頻頻加碼,從單筆申購限額50萬元降到1萬元,再到一天最多購買100元甚至更低,類似“櫥窗基金”可望而不可及。以2020年就開啟限購的中長期純債基金——長盛盛裕純債A為例,銀河證券數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19日,該基金近2年以13.79%的收益率在938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4,已創出1.2202元的累計凈值新高,但可惜的是,該基金單日累計購買上限僅為100元。
查閱基金產品相關資料后不難發現,當下多數績優“櫥窗”債基,往往倉位中持有高息債券,市場上的高息資產往往一票難求。如果新增的基金資產無法匹配到合適的“高息資產”,就會攤薄基金收益,甚至影響投資策略。因此保障老持有人收益,是績優債基限購的常見原因之一。
面對業績亮眼、因限購而稀缺的基金產品,投資者正確的投資姿勢是啥?答案是仔細分析,審慎決策。重點分析以下三個要素:第一,限購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是否可復制?第三,是否有同基金經理下的同策略基金?
我們仍以長盛盛裕純債A為例,其基金經理為素有“固收畫線派”之稱的長盛基金王貴君,公開資料顯示,王貴君為武漢大學金融工程碩士,多年專注于專戶投資,重絕對收益,在近10年的固收投資研究經歷中,積累了大量債券市場投資實戰經驗,尤為擅長信用債投資,注重控制組合波動。在他看來,“債券基金收益是小錢堆出來的,我們一直會站在稍微長期一些的維度,自下而上細致入微地做好信用及相關的投資研究,在投前、投中、投后密切關注投資標的,嚴格控制回撤、適度增厚收益,力爭為投資者畫出滿意的收益曲線。”
再看產品,筆者查閱資料發現,同樣由王貴君管理、年限超過一年的同策略純債基金還有兩只:長盛安逸純債和長盛盛和純債。銀河數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19日,這兩只基金的A份額近一年凈值增長率均超4.6%,其中長盛安逸純債A更是以8.05%的收益率在同類1104只基金中排名第2。基金季報顯示,這兩只純債基金與長盛盛裕純債投資運作類似,在今年二季度,基金組合持倉以存在票息優勢的信用債為主,同時根據市場變化適度調整杠桿和久期來控制回撤。
對于后市,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央行“降息”頻頻,先是MLF和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均降低10個Bp,緊接著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利率雙雙下調,市場普遍認為“降息”進一步增強市場流動性,利好債市,債基的“避風港”優勢有望延續。投資者在充分了解產品的投向,運作特點,基金經理能力圈和投資偏好等風險收益特征之后,仍可選擇與自身風險收益特征相匹配的產品,以此守護“穩穩的幸福”。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長盛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您自行負擔。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