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贏基金光磊:消費醫藥主線有望回歸

光磊,浙江大學生物信息學碩士,14年投研經驗,6年以上公募基金管理經驗。曾任匯添富高級研究員、華寶基金投資副總監,現任永贏基金權益投資副總監,由其擔綱基金經理的永贏優質生活(A類:015287,C類:015288)正在火熱發售中。
應該沒有太多人會像光磊這樣,剛剛踏上基金管理之路就連續遭遇股災、熔斷等極端市場環境的考驗。不過,或許正是煉獄般的投資磨礪,讓他在迅速建立起審慎風險觀的同時,更擁有了布局未來的投資力量和發掘機會的獨到眼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從國家領導人高屋建瓴的戰略擘畫中,他敏感地捕捉到投資布局的確定性機會。無論是之前的代表作——華寶品質生活,還是當前正在發行的新基金——永贏優質生活,近年來,光磊將核心鎖定在同一方向:與民眾生活緊密相關的醫療健康、衣食住行領域。
就當前的市場,光磊分析道,從歷史來看,一旦經濟景氣度有所回升,消費往往會緊隨其后回暖。隨著國內疫情緩解、復工復產持續推進,經濟已開始逐步復蘇,消費賽道或進入較好配置區間。另一方面,光磊認為醫藥板塊的長期投資性價比相當不錯,截至7月30日,估值僅為23.92倍,比近10年98%的時間都便宜。往后看,消費醫藥兩大投資主線有望重返強勢行情。
醫藥和消費的共同邏輯
“醫藥和消費兩個行業背后的共同邏輯在于,它們對應的都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這是具備長期生命力的。”光磊指出,當前醫藥和消費行業估值仍處于相對低位,長期投資價值顯著。“如果我們能在這兩個行業里找到一批具備長期創造現金流能力的優質企業,通過長期持有,就更有可能獲得持續穩定的回報。”
事實上,光磊的投資邏輯在他此前管理過的多只基金上已經得到了有效驗證。雖然在他接手伊始接連遭逢股災和熔斷,但光磊硬是憑借著出色的波動控制能力和敏銳準確的前瞻判斷取得了較好的投資回報。wind數據顯示,其曾管理的消費+醫藥主題代表作華寶大健康,任職年化回報46.87%,排名偏股混同類前18%;曾管理的醫藥主題代表作華寶醫藥生物,管理4年+,年化回報23.96%,排名偏股混同類前9%。擔任基金經理以來,先后被他發掘并重倉的相關行業牛股有瀘州老窖、貴州茅臺、水井坊、凱萊英、恒瑞醫藥、藥明康德等。(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上述個股不代表推薦)
放眼醫藥領域,光磊尤為關注創新藥服務產業鏈(CXO)和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的藥房行業;在消費領域,他的關注點則全面涵蓋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中,“衣”不僅指服飾,還包括醫美和化妝品;“食”的領域包括白酒、啤酒、飲用水等;“住”不光指房子,還可以引申為居住的環境,比如整體家裝、新型家電;“行”則更多著眼于新能源汽車。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事是發現濕濕的雪和長長的坡。”在光磊眼中,醫藥和消費就是典型的長坡厚雪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其中的優質龍頭更是具備較強的可持續盈利能力,是投資者進行財富滾雪球的上佳選擇。
“中長期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確定的,投資于我們生活品質密切相關的醫療健康、衣食住行等產業也就是確定性相對較高的投資行為。”光磊明確指出。
“基石+彈性”的雙線配置
談及投資道路上的引路人,光磊毫不掩飾自己對芒格的崇敬與鐘愛。縱觀光磊的投資管理,無論是“重點配置優質公司,分享企業發展長期投資收益”的方法論,還是“以一個合理或相對低估的價格去買到一批能夠具備長期競爭力、持續創造現金流的優質公司”的投資理念,都可謂深得芒格投資精髓。
在光磊看來,值得投資的公司無外乎兩類:一類企業是行業或自身相對成熟,類似藍籌股性質,已經具備比較穩定的現金流回報能力,也保持較快速的增長,可作為組合里的基石品種;另一類是處于快速變革期的企業,產品、服務或技術處于快速向上周期,且所處行業或者服務的市場滲透率不高,還有較大空間,可作為組合中的衛星或彈性品種。
“基石+彈性”的雙線配置,讓光磊在波動的市場中總能很好的平衡風險和收益,所管理產品的歷史重倉股持有期收益率也相當突出。據基金定期報告統計顯示,光磊任職以來共重倉過111只股票,從持有期間重倉股相對同期中證全指的收益分布來看,80.2%的股票持有期收益為正,43.2%的股票超額收益在20%以上。
個股挑選上,光磊也總結出了一套五維評估體系:
一看行業空間。即從企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普及率或人均占有率來看,是否處在快速發展的狀態,是否還有空間。
二看競爭格局。即行業內有哪些玩家,頭部企業對行業的態度,需要回避處于惡性競爭狀態和無底線營銷的產業。
三看治理結構。即公司管理層或者實際控制人不會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四看戰略產品服務。即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了大家什么需求,是否具備持續競爭力,以及在這些產品或服務見頂時,公司是否有能力和勇氣走出第二甚至第三曲線。
五看財務報表。即通過公司每個季度的報表來驗證前述判斷。
光磊認為只有在這五個維度上比較過關,或是評分較高的公司才更具備長期持有的價值。
萬物皆變,唯變不破。百年不遇之大變革時代,震蕩波動在所難免,而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就是透過市場的千變萬化把握住那一條確定性較大的投資主線——“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