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互聯互通正式啟航

日前,內地和香港的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宣布ETF互聯互通于7月4日正式啟航。自此,兩地合資格投資者能跨境投資對方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產品。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互聯互通機制升級的標志性成果,也是繼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突破。
83只A股ETF納入互聯互通
“值此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在兩地證監會的統籌安排下,經滬深港三所及兩地結算公司溝通協作,今天ETF產品正式納入互聯互通標的。這是互聯互通開通以來,兩地資本市場深化合作,進一步落實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又一重大舉措。”7月4日,在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機制開通儀式上,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蔡建春表示。
據蔡建春介紹,近年來滬港通成交額逐漸增長,累計成交額高達5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與此同時,近年來上交所ETF市場發展成果頗豐,目前共有437只ETF掛牌交易,市值規模達1.2萬億元,成交額6.6萬億元,成交規模穩居亞洲第一。
根據公告,首批納入ETF互聯互通的合資格標的共有87只。其中內地投資者通過南向滬港通和南向深港通,分別可買到4只港股ETF。香港投資者通過北向滬深股通,可買到83只A股ETF(見表)。
從管理人方面看,83只A股ETF分屬20家基金管理人。廣發基金被納入的ETF數量最多,共有12只;華夏基金有10只產品入選;國泰基金有8只產品入選;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和天弘基金各有7只產品入選;嘉實基金、華寶基金各有4只產品入選;華泰柏瑞基金、銀華基金、富國基金等也均有產品入選。從上市時間方面看,既有少數上市時間達十多年的ETF,比如華夏上證50ETF上市時間就已達17年,也有一些上市時間不到一年的ETF。
境內ETF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徐猛分析認為,ETF互聯互通機制將促進境內ETF行業的快速發展。一、配置境內ETF的資金來源得到拓展,為境內ETF市場提供長期資金。境外公募基金能投資ETF,境外很多公募基金利用ETF當流動管理工具,作為境外基金的流動性管理工具,會有巨大的交易型需求。二、ETF納入互聯互通機制將提升境內ETF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影響力。隨著國際投資者參與境內ETF的配置,加上境內市場化機構通過子公司宣傳或向境外投資者推薦境內ETF產品,都會促進境外投資者了解境內ETF產品,提高影響力。三、部分境內投資者也會跟隨北上資金配置境內ETF產品。
徐猛還認為,ETF互聯互通機制或提高ETF的行業集中度。“一般而言,規模越大的ETF產品,其流動性也越好,而流動性越好的ETF產品,則越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認可,這個正反饋機制導致ETF產品容易呈現兩級分化、強者恒強的態勢。ETF互聯互通機制下,北上資金或更加看重基金管理人的指數投資能力以及ETF產品的競爭優勢。ETF互聯互通機制或將加快ETF或ETF管理人的集中度提升。跟隨北上資金效應也會促使強者恒強。也將敦促ETF管理人提升指數投資、風險控制的流程管理、提升指數產品的投資業績、提供更多風險收益鮮明的指數產品。”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趙云陽表示,成長空間大、受政策支持的主題ETF將受到境外投資機構青睞。“內地ETF對海外投資者吸引力最大的可能是行業和主題類ETF。因為這類ETF目前在海外上市的很少,存在稀缺性,同時部分行業和主題長期成長空間大,增長確定性強,這對于投資考核久期長的海外投資者吸引力會較大。具體來看,新能源、半導體這類長期成長空間明確且具備政策支持的主題ETF會受到青睞。另一類則是長期發展穩定的行業主題ETF,外資原先就比較青睞的消費行業ETF會被重點配置。”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