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護“經濟身份證”?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為您解答
個人征信報告又被稱作是“經濟身份證”,主要包括個人身份信息、信貸信息、公共信用信息和其他信息等,用于反映個人的信用狀況,關系著貸款購房購車、申請信用卡,甚至招聘求職、房屋租賃等等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守護好自己的“經濟身份證”呢?
6月14日上午,由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主辦,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營管部承辦,中國工商銀行南京分行、新華日報社財經傳媒中心協辦的“6.14信用記錄關愛日”啟動儀式云直播順利舉行,為廣大信息主體做出精彩解答。同時,在全省范圍內,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相繼推出“6.14信用記錄關愛日”線上線下活動,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向廣大群眾普及征信知識,提升全民信用意識水平。
近年來,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及分支機構主動作為、多措并舉,在改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推動誠信江蘇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王海龍表示,按照“管理征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職責要求,南京分行積極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包括推進征信系統使用管理與查詢便民服務、推動地方征信平臺建設、培育和規范征信市場發展、廣泛開展征信知識宣傳教育等。
近期,人民銀行總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百日行動”工作,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堅決貫徹執行總行決策部署,按照“查處、整治、監管、宣傳”一體推進的原則,以“清存量、控增量、抓典型”為目標,對轄內“征信修復”亂象進行整治,切實維護信息主體的合法權益,營造風清氣正、有序發展的征信市場環境。目前,全省已排查名稱或經營范圍中含有“征信”字樣的機構3071家,處置“征信修復”虛假廣告、違規經營線索40起。經宣傳引導,809家機構已主動將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中的“征信”字樣去除,110家機構已完成注銷手續。下一步,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將繼續鞏固“征信修復”亂象治理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持續打擊非法有償代理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征信權益。
直播活動中,來自人民銀行、金融機構、公安部門、高校、律所等單位的五位專家從了解征信報告、遠離和防范“征信修復”騙局、多措并舉維護個人征信等方面,引導廣大信息主體共同守護自己的“經濟身份證”。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征信管理處處長唐清表示,若信息主體發現自己的征信信息有錯誤或權益被侵害,可以依據《征信業管理條例》通過征信異議或征信投訴的方法來維護自身權益。不論人民銀行還是金融機構,都提供免費、暢通的維權服務。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吳昊表示,工商銀行始終堅持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配合人民銀行開展“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不斷暢通征信異議處理通道,維護金融秩序。
活動中,來自工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郵儲銀行等9家銀行機構的青年代表,共同發起了“守護您的‘經濟身份證’爭做誠信公民”的倡議活動。誠信社會的創建離不開廣大信息主體的參與共建,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正確的金融價值觀,重視“經濟身份證”,依法維護征信合法權益,自覺抵制“征信修復”不法行為。
據悉,近年來,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堅持打造常態化征信宣傳工作機制,聯合轄內金融機構、征信機構等共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向社會公眾、企事業單位等普及征信報告查詢、信用報告解讀、征信促融惠企政策、征信權益維護等知識內容。今年“6.14信用記錄關愛日”期間,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將繼續聯合金融機構開展征信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水平,努力營造“學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良好信用氛圍。
通訊員 高道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